李白人稱「酒仙」,以豪飲而聞名天下。李白傳世詩詞千餘篇,170多首與酒有關。酒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豪邁、灑脫、及時行樂、感時傷逝、縱情山水間的愜意,以及叩問永恆的深沉。
李白為何如此愛酒?因為酒中隱真容,醉語傳真言。
灑脫無羈、笑對功名是李白酒詩的一大主題。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得自由超脫之妙。有詩為證:「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三首》其三)「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笑歌行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月下獨酌四首之二》)飲酒能讓你通曉人生的大道,進而與自然合而為一。紙上雖寫「勿傳」,實際上,李白已經點明了玄機。
李白的許多飲酒詩也是山水詩,無論獨酌自遣或與友人傾談,那份與天地相接的清幽、豁達,散放出飄渺仙氣。五言古詩《友人會宿》約作於李白隱居廬山時,「天地即衾枕」——天作被子地作枕,這一句把詩人的狂放和歸於自然的率真描繪得淋漓盡致。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意境清新,語言質樸。賓主二人置酒歡言,陶然忘機,共得醉中趣。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當「酒」與「花」在詩中相會,少年俠士的豪爽、隱士的倜儻躍然而出。例如:「山花向我笑,正好銜杯時。」(《待酒不至》)「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白鼻䯄》)「落花踏遍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酒肆留別》)
若論古代詠酒詩,李白的《將進酒》篤定獨佔鰲頭。此詩沿用樂府古題,筆力雄健,情感飽滿,撼人心魄,為歷代學人稱頌。清人徐增《而庵說唐詩》有評:「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開篇先聲奪人,兩個「君不見」組句寫出時光奔流、人生苦短的現實,宣洩滔滔悲歎。之後作者拋出曠世名句,盡抒胸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接下去,「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三字短語加快節奏,勾畫暢飲的狂放,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過後,作者再發感慨,功名富貴不值留戀,願以良馬皮衣換酒,惟求長醉不醒,消去深愁。
《將進酒》是一首憂憤激越之歌,作者居高臨下,自解、勸人,系因謫仙與生俱來的高亢之姿所致。全篇揮灑自如,不顯雕琢而令人叫絕。句式以七言為主,又間以三、五、十言句,徐疾起落與情感的起伏相呼應,其間再以大量誇飾點綴,營造出強大的衝擊力,實乃酒文化與古典詩歌交集中的一枚珍品。
杯酒人生。對李白來說,酒醇而人愈醒,借醉說醒言,醉裡看透千秋迷霧。後人為李白的詩中酒、酒中詩所陶醉,卻鮮少有人悟透真機。真正長醉而不醒的,反倒是迷在紅塵的凡夫俗子。
相關內容: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