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周髀算經》簡介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周髀算經》簡介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周髀算經》簡介

歷史名人簡介

《周髀算經》原名《周髀》,算經的十書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曆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周髀算經》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紹了勾股定理(據說原書沒有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其證明是三國時東吳人趙爽在《周髀注》一書的《勾股圓方圖注》中給出的)及其在測量上的應用以及怎樣引用到天文計算。)

《周髀算經》的採用最簡便可行的方法確定天文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囊括四季更替,氣候變化,包涵南北有極,晝夜相推的道理。給後來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後歷代數學家無不以《周髀算經》為參考,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

勾股定理

首先,《周髀算經》中明確記載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為勾,日高為股,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得邪至日。」(《周髀算經》上卷二)

而勾股定理的證明呢,就在《周髀算經》上卷一——昔者周公問於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請問昔者包犧立周天歷度——夫天可不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

商高曰:「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逕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

周公對古代伏羲(庖犧)構造周天歷度的事跡感到不可思議(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就請教商高數學知識從何而來。於是商高以勾股定理的證明為例,解釋數學知識的由來。「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解釋發展脈絡——數之法出於圓(圓周率三)方(四方),圓出於方(圓形面積=外接正方形面積*圓周率/4),方出於矩(正方形源自兩邊相等的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長乘寬面積計算依自九九乘法表)。

「故折矩1,以為勾廣三,股修四,逕隅五。」開始做圖——選擇一個勾三(圓周率三)、股四(四方)的矩,矩的兩條邊終點的連線應為5(徑隅五)。

「2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這就是關鍵的證明過程——以矩的兩條邊畫正方形(勾方、股方),根據矩的弦外面再畫一個矩(曲尺,實際上用作直角三角形),將「外半其一矩」得到的三角形剪下環繞複製形成一個大正方形,可看到其中有邊長三勾方、邊長四股方、邊長五弦方三個正方形。

「兩矩共長3二十有五,是謂積矩。」此為驗算——勾方、股方的面積之和,與弦方的面積二十五相等——從圖形上來看,大正方形減去四個三角形面積後為弦方,再是大正方形減去右上、左下兩個長方形面積後為勾方股方之和。因三角形為長方形面積的一半,可推出四個三角形面積等於右上、左下兩個長方形面積,所以勾方+股方=弦方。

注意:1矩,又稱曲尺,L型的木匠工具,由長短兩根木條組成的直角。古代「矩」指L型曲尺,「矩形」才是「矩」衍生的長方形。

2「既方之,外半其一矩」此句有爭議。清代四庫全書版定為「既方其外半之一矩」,而之前版本多為「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經陳良佐、李國偉、李繼閔、曲安京等學者研究,「既方之,外半其一矩」更符合邏輯。

3長指的是面積。古代對不同維度的量綱比較,並沒有發明新的術語,而統稱「長」。趙爽注稱:「兩矩者,句股各自乘之實。共長者,並實之數。

由於年代久遠,周公弦圖失傳,傳世版本只印了趙爽弦圖(造紙術在漢代才發明)。所以某些學者誤以為商高沒有證明(只是說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話),後來趙爽才給出證明。其實不然,摘錄趙爽註釋《周髀算經》時所做的《勾股圓方圖》——「句股各自乘,並之為弦實,開方除之即弦。案:弦圖又可以句股相乘為朱實二,倍之為朱實四,以句股之差自相乘為中黃實,加差實亦成弦實。」

相關內容: 古老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