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比亞是怒族古老的彈撥樂器,多用於獨奏或民間歌舞伴奏,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碧江、福貢、蘭坪等地。
達比亞:怒族彈撥樂器。又稱「達邊」,當地漢族人稱「怒族琵琶」。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碧江、福貢、蘭坪等地。「達比亞」是怒語,僳僳族稱之為「其布厄」。
據怒族老人云:「達比亞」是怒族古老的樂器,別的民族所用者,包括傣族玎琴,都是由怒族傳去,達比亞雖有琵琶之稱,但其形制唐琵琶要古老,唐琵琶在傳入之初已有品位,而達比亞至今無品。
達比亞通體用木製成,三角形或梨形音槽,有柄,頸微屈,頸端四軫,系同等粗細四弦,系 4條羊腸弦,現多改用鋼絲絃。正面蒙以松木薄板,其上開有若干小圓形出音孔。以琴頸作為指板,不設品位。
演奏時琴頭向左斜置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彈撥。音量較小,音色明亮柔和。因演奏曲調不同而有多種定弦法,以中間兩弦奏旋律,外邊兩弦配以和聲襯托。
達比亞多用於獨奏或民間歌舞(如琵琶舞)伴奏,在當地的歌舞中,樂手們興之所至,往往會改變持琴姿勢,把琴舉過頭頂,反持於右肩上歌舞,頗具敦煌壁畫中「反彈琵琶」的形象。
怒族善於演奏樂器,瑟琶和口弦較普及。青年男女談戀愛,不是用語言來交談,而是靠 " 達變 " 和 " 擬力 " 兩種怒族樂器來 " 彈 " 。這兩種樂器音域廠,表現力強,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學習,如果大了還不會,就會被認為是笨,他有可能連對象也找不到。當怒族小伙向姑娘求愛時,首先向她彈響懷中的 " 達變 " , " 叮咚 " 、 " 叮咚 " 地向她傾訴心中的秘密。女青年聽到求愛,會吹起 " 擬力 " 以作答。 " 雙方可以提問、討論,相互交換意見。從思想到生產、生活等各種問題都可以 " 彈 " ,他們都能夠從對方的曲調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義。
據說有的青年從認識到結婚都不說過一句話,完全靠音樂來溝通,從中可以反映出他們對音樂的獨到之處。這種獨特的戀愛方式,也許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