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二首》的原文是什麼?這首古曲該如何賞析呢?

《王昭君二首》的原文是什麼?這首古曲該如何賞析呢?

《王昭君二首》的原文是什麼?這首古曲該如何賞析呢?

典籍問答

【原文】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譯文

漢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飄光流影照耀著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關道,天涯一去不復歸。

漢月還可以從東海升起,明妃西嫁,沒有回歸之日。

燕支山天地凍寒,好將雪花當作鮮花,蛾眉憔悴埋沒胡沙之中。

就因為生前沒有黃金,以至被畫工畫成為醜八怪,只有死後埋葬沙漠的青塚,使人悲歎。

王昭君拍拂著玉鞍,上馬後啼哭污染面頰紅裝。

今日漢朝宮人,明天就成為胡人的妻妾。

註釋

這兩首詩為「相和歌辭」。相和歌是中國漢代在「街陌謠謳」基礎上繼承先秦楚聲等傳統而形成的一種音樂。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演奏,也用於宮廷的元旦朝會與宴飲、祀神乃至民間風俗活動等場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記載見於《晉書·樂志》:「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其特點是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絃樂器相應和,並由此而得名。

秦地:指原秦國所轄的地域。此處指長安。

明妃:漢元帝宮人王嬙,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文帝)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之為明妃。

玉關:即玉門關。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唐王維有「春風不度玉門關」(《送元二使安西》)。

燕支:指燕支山,漢初以前曾為匈奴所據。山上生長一種燕支草,匈奴女子用來化妝,故名。

蛾眉:細長而彎的眉毛,多指美女。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風沙。

枉圖畫: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當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都用黃金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希望把自己畫美,被皇上選中。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行賄,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青塚:即昭君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塚」。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典籍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