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
【譯文】
門前有客人從遠方萬里而來,問我是哪裡人。我提起衣服去尋訪,果然找見了自己心中所喜悅的友人。他見到我很激動,挽著衣衫對我哭泣。歎息之後他便對我陳述起自己的經歷。他本來自朔方,但從北邊遷徙到了南方吳越,今天已是吳越之人了。但這遷徙的日子還沒有結束,他還在不斷遷徙,這次是要遷去西邊的秦國了。如此頻繁的遷徙,究竟哪裡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註釋】
褰(qiān)裳:提起衣服。
心所親:心中所喜悅的友人。
太息:同「歎息」。
朔方:漢郡名稱。在今內蒙古及寧夏一帶。
適:到。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相關內容: 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