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銅駝悲》:作者借此詠人物之衰、盛世盛時不在

李賀《銅駝悲》:作者借此詠人物之衰、盛世盛時不在

李賀《銅駝悲》:作者借此詠人物之衰、盛世盛時不在

古代典籍

李賀(790~816) ,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有「太白仙才, 長吉鬼才」之說。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賀的《銅駝悲》,一起來看看吧!

銅駝悲

李賀〔唐代〕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這首五言古詩共一十二句,四句一段,可分三段。詩中,藉個人升沉,體察世態炎涼,且以感物感時為體己的詩人李賀,特別以「銅駝悲」為塑造、為象徵,來詠人物之衰、盛世盛時不在,以為世人處世處事之警策也。

詩中第一段四句所記,乃詩人以落魄者的身份與心情即為悲劇主角亦為精神主觀,一方面企圖藉赴洛陽牡丹花會賞花送春以為傷痛不平之聊慰,另一方面再藉「悲銅駝」為感時思物,並擬人體己作《銅駝悲》以為鬱悶心情之排遣,合而旨在可藉相應符號個涵歷史意蘊地形象展示來收達觀人生、達觀自然、達觀歷史、超越自我之效也。姚文燮注曰:「落魄尋花,無聊情緒,作曲送春,時去不復,致來銅駝之悲也。」是說不免有曲解詩人所懷的「悲劇情結」,及其相應的「感傷主義」,在藝術審美上所深層具有積極性的精神本質,其實絕不可能出於「無聊心情」之嫌。或者換言之,詩人屆時所以特別能以漢鑄銅駝為藝術觀照與塑造對象,但藉「悲銅駝」再作《銅駝悲》,好拿自己的主觀精神來把本來無生命、無感情、無精神的古物銅駝,當做時代更迭之鑒證,一併擬人賦予它之形象與符號以相應的意義。

詩中第二段四句,詩人稟其獨有的人生苦短之感與歷史蒼涼之慨,先拿橋南紫陌驊騮驕騁繁華之地,與北邙前賢亡靈歸葬陵墓蒿荒之地為對照,復拿四會道街之畔貴客正豪飲高會,與所立銅駝因閱歷已多而不勝變遷之感為景致觀照,以作承轉,共同來射人生生與死之短暫,並射歷史繁榮與衰敗之輪迴,好發人為之深思深醒也。

詩中第三段四句,合而來說人生在世,生命的脆弱無助,命運的多踹多難,誠然一如燭光臨風,隨時有可能或因燈油熬盡而自行熄滅,或因風而被猛然吹滅,但是人生自我設計、自我奮鬥、自我實現的要義,卻總是應在要以「生世莫徒勞」為志向,但為認識真理與堅持真理,一併引堅韌不拔、百折不回的道德修養為不離。離此者,必不能真正體驗個涵在「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這一不失「悲觀主義」精神色彩之詩句中,自被大理想、大失望、大破滅、大悲哀、大寂寞所嚼爛了的詩心,及其悲劇人生的積極精神意義。

相關內容: 李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