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所作的《崇義裡滯雨》,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

李賀所作的《崇義裡滯雨》,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

李賀所作的《崇義裡滯雨》,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

古代典籍

李賀,字長吉,中唐時期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合稱「唐代三李」,被後世譽為詩鬼。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李賀所作的《崇義裡滯雨》吧。

崇義裡滯雨

李賀 〔唐代〕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

家山遠千里,雲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是誰家男兒流落在京城,無依無靠,獨對寂寞的寒秋?

青壯之年長抱著羈恨,夢中悲泣,只換得白髮滿頭。

像一匹乾瘦的馬,以敗草為食,冷雨蕭蕭,水沫漂浮在寒溝。

貢院的舊簾遙看黯然,透過雨幕,聽得見更聲幽幽。

家山啊,遠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邊,那雲腳的東頭。

滿懷憂愁,枕著劍匣入眠,封侯之願,也許這夢中得酬。

      註釋

崇義裡:長安街坊名。宋敏求《長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義裡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o):飼養。

南宮:尚書省,此詩專指尚書省中主管官員選授的吏部。崇義裡離尚書省很遠,無法目及,此乃隱喻有司昏庸。

濕景:雨影。簽籌:古代報時用的竹籌。這句意謂只聽到敲更聲從雨影中傳來。

天東頭:長吉家在洛陽福昌縣,在長安之東。

客帳:他鄉的住處。這裡指崇義裡。封侯:投筆從戎,立功以封侯,《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創作背景

崇義裡是詩人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的居處,此詩作於元和四年(809)秋,當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時寫成的。詩人來長安應試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應試不售」後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館滯雨懷憂,來感受長安的秋意。

賞析

詩人李賀抱著滿腔熱忱來到長安,冀望通過「蔭子得官」的途徑,求得一官半職,實現其濟民報國的人生抱負。而現實生活對他的回報卻是無情的,奉禮郎官職卑微,受盡皇親國戚、達官貴人的冷遇和排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憤,時時襲來心頭。在蕭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滯留館舍,觸景生情,憑借詩句抒發鬱結於心頭的憂憤。詩的首句用「誰家子」唱發,「彷彿自問,極憤郁之致」(葉蔥奇《李賀詩集注》)。詩人來到長安,感受到秋意的蕭瑟,更感受到「落莫」與「牢落」,壯年懷著羈居他鄉的怨恨,夢見自己白髮滿頭,暗自悲泣。「瘦馬」以下四句,從直接抒情轉入即景描寫,詩人所騎的瘦馬,餵飼劣等草料,雨沫飄零在寒溝裡;遙望南宮,古簾下一片昏暗,只聽到更籌聲從雨中傳來。筆觸細緻的景物描寫,緊緊扣住「滯雨」的題意行筆,既能表現詩人貧困、飄零的景況,又能暗喻吏部官員的昏庸,著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後四句,詩人馳騁想像,一會兒想歸回故鄉。家鄉遠在千里之外的白雲腳下,一會兒又想到投筆從戎,立功封侯。詩人不甘心沉淪下僚,不滿於現狀,亟想擺脫困境,徘徊於進退、窮通之間。

全詩基調極為低沉憂鬱,結尾突然振起一筆,寫出「客帳夢封侯」的詩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寬慰之語。

相關內容: 李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