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楊師道所作的《詠硯》,逼真描述了辟雍硯的形狀

唐代楊師道所作的《詠硯》,逼真描述了辟雍硯的形狀

唐代楊師道所作的《詠硯》,逼真描述了辟雍硯的形狀

古代典籍

唐代楊師道所作的《詠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硯,屬於中國傳統文房用具,歷史悠久,始於漢,興盛於唐,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就肇始於唐。宋代澄泥硯興起,憑自身實力擠進名硯隊伍,「四大」名硯才便變成了「五大」名硯。雖然硯排名在筆、墨、紙、硯四寶之尾,但向來卻被尊稱為「四寶硯為首」,只因它質地堅實,能以此輕易傳世百代而不毀之故。

有關硯與文人的軼聞很多,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米芾因愛石、拜石被世人稱為「米癲」。可是他對硯的癡狂程度,亦是「愛之如命」,並研究有成,著《硯史》一書。相傳,他為宋徽宗寫就書法之後,毫不顧及面子與風度,甚至連硯內墨汁都沒有洗淨,就把硯搶入懷中,急忙跑回家裡。幸好宋徽宗知其性格,不與他見外。對於硯來說,也算是一段佳話。

硯,長期與文人墨客相伴,自然不能缺少對其吟詠的詩歌。如「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天寒水不凍,日用心不倦」(李白《殷十一贈栗岡硯》,勤學苦練,寒暑不侵,神奇寶硯來陪伴。如「朝來不忍輕磨墨,落硯香粘數點紅」(方回《惜硯中花》),自己懶惰懈怠,卻找借口硯中有花,愛惜落花就不寫字了。夠任性,也真正雅致極了,這種種情景。

楊師道(?-647年),字景猷,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皇族後裔,國亡投奔於唐,得唐太宗重用,魏征去世後任宰相。有詩才,其詩作甚得太宗讚賞,命即席現場作詩,不改一字,滿座歎服。《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詠硯》

[唐]楊師道

圓池類璧水,

輕翰染煙華。

將軍欲定遠,

見棄不應賒。

唐初太宗朝時期,詩仍未能擺脫齊梁宮體作風,大抵詞藻綺麗,內容虛空,到處一片媸妍之色,但有可以吟誦者,少之又少,反而是那些小巧的絕句,出於靈性,發自情懷,清麗素雅,到是能夠供人觀賞一二。

楊師道在這裡所寫之硯,盛行於隋唐時期,名為「辟雍」,此硯作環形,硯面如圓月,周邊環水如辟雍而得其名。所以,落筆第一句就寫「圓池類壁水」,完全是逼真描述辟雍硯的形狀,以及盛滿墨汁之後的光景。「辟雍」又稱「壁雍」,本是西周天子為教育貴族子弟設立的學府,東漢以後,歷代作為尊儒學而行典禮之場所。以此來作為硯名,期望甚高,其內涵用意當不言自喻。

接著一句「輕翰染煙華」,寫毛筆著墨後的模樣,彷彿在筆端繚繞著無數黑色的雲煙,閃爍著耀眼的光華。輕翰,原意指毛筆,晉傅玄在《筆銘》裡曾寫道:「韡韡彤管,冉冉輕翰,正色玄墨,銘心寫言。」而「才高八斗」的曹植亦在其《娛賓賦》中生動地撰寫:「文人騁其妙說兮,飛輕翰而成章。」它的另一個意思指輕捷的翅翼,「集勁風於弱軀,負重雪於輕翰」(梁·沈約《晨征聽曉鴻》)。此處未嘗不可理解為兩個意思共用,既寫實物,亦指代文人騷客揮毫落墨之際所展示出來的風華。

投筆從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後漢書·班超傳》載:「(超)嘗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所以,在本詩的最後,詩人借用此事,「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於此表示不滿,為筆硯打抱不平。將軍為了建功立業,安定四方,能夠投筆從戎,這個壯舉可以理解,可是為什麼要把筆硯拋之腦後,長久置之不理呢?文安邦,武定國,文武雙全,有武還要有文才好。

前面已經說過,太宗朝時的絕句類小詩,大都有感而發,字詞簡潔,沒有過多敷彩,講究用典,用以闡釋需要表達的意思。可是,畢竟這些詩作,由於過多專注於小情緒,題材陳舊,在抒寫內容方面,仍然十分狹窄。情感上的蒼白,技巧上的貧乏,都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詩歌的發展。直到陳子昂、張九齡、「初唐四傑」、杜審言、王績等人的出現,才一掃頹靡,重開風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