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城狐社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城狐社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城狐社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晉朝時期,統治階級非常注重門閥制度,世家貴族與新興貴族的地位相差懸殊。在山東,臨沂王家是享譽海內的世家大族之一。王家的後起之秀王敦就娶了晉武帝的女兒襄城公主為妻。

晉室南渡後,失去了對北方的統治權。於是,司馬睿在南方稱孤道寡,建立東晉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市)。後人稱司馬睿為晉元帝。

晉元帝為了拉攏世家貴族,用王敦的堂弟王導為當朝丞相,封王敦為揚州刺史,訓練精兵良將。後來,王敦又陞遷為鎮東大將軍,坐鎮武昌,指揮江、揚、荊、襄、交、廣六州的兵馬。王氏二臣,一將一相,輔助晉元帝穩坐朝堂,撐起東南半壁。

當時,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也對王氏掌握重權心知肚明,他們講:「王與馬(司馬氏),共天下。」

首都建康位於長江下游,而王敦率軍屯駐在長江上游,對京城產生了極大的威懾力。晉元帝是個聰明人,早就發現這一形勢對自己的帝位極為不利,就任命劉隗和戴淵為鎮北將軍,專門防範王敦。

王敦看透了晉元帝的心思,知道天子開始對付自己了,心中十分不安。此人素有反心,但又不敢直接帶兵進犯國都,因為這樣一來,他的反心就昭然若揭了。想來想去,他就準備倣傚西漢時期的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說劉隗是個奸佞小人,自己要清除這個奸賊,使國家安定下來。

想到這裡,王敦就和他部下的長史(幕僚)謝鯤密謀造反一事。

謝鯤聽了,覺得這樣做非常不妥,就加以勸說:「劉隗固然是奸惡之徒,但他畢竟是天子所信任之臣。他把天子當做靠山,就如同藏在城牆裡的狐狸,躲在神廟裡的老鼠。要捉狐狸,城牆怎能不被毀壞;要捉老鼠,用煙熏水灌,神廟也會受到損失。你要清除劉隗,豈不是連帶著把天子也給得罪了?」

王敦見謝鯤不順著自己說話,不由得勃然大怒,說道:「你這個人真是很平庸,怎麼懂得大道理!」

322年,王敦率兵攻入京城,將元帝的親信大臣刁協、戴淵等殺死。劉隗與王敦交戰,吃了敗仗,只得投奔後趙,此後再也不敢回南方了。王敦此番欺君罔上,居然毫髮無傷,於是得意揚揚地回了武昌,從此更加囂張,儼然一個獨霸天下的土皇帝。

看到王敦權勢如天,無人能夠制約,晉元帝心中越來越難受,終於憂憤而死。公元324年,王敦知道當時的晉明帝病危,覺得這是一個可資利用的造反機會,再次進攻京城。幸好老天不佑,王敦在軍營中染病身亡。

◎成語釋義

常用來比喻暗藏在國家機構內部的壞人,或依附權貴而肆意作惡的小人。

◎故事出處

《晉書·謝鯤傳》:「及敦將為逆,謂鯤曰:『劉隗奸邪,將危社稷。吾欲除君側之惡,匡主濟時,何如?』對曰:『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敦怒曰:『君庸才,豈達大理!』」

◎出處譯文

王敦想要造反,便對他部下的長史謝鯤說:「劉隗是個奸邪小人,會危害國家的安定。我想將他從天子身邊除掉,以使國家安定,你覺得如何。」謝鯤知道王敦此舉的意思,便說:「劉隗固然是禍害的源頭,但他畢竟是天子所信任之臣,除掉他就會得罪天子。」王敦見謝鯤如此說,勃然大怒說:「你這個人真是慵才,怎能知道大道理!」

相關內容: 成語歷史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