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意義和漢族的春節一樣。諾魯孜節的儀式在20號的黎明開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裝,各家的
維吾爾族是一個重禮儀的民族;他們熱情,好客,爽直,忠厚,因傳統的沿襲和宗教的清規,在日常生活中,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有嚴格的禮儀講究。不同階層的人,不同性別的人,不同年
說起新疆維吾爾族的飲食文化、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最有名的新疆羊肉串吧!的確,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羊肉串講究肉質鮮嫩,味成辣,孜然味濃郁,如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的意思。「維吾爾」一名最早見於漢籍是在公元4世紀的《魏書·高車傳》裡,被
1、烤全羊是選擇羯羊或週歲以內的肥羊羔為主要原料,羊宰殺後,去其蹄及內臟,用精麵粉、鹽水、雞蛋、薑黃、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調成糊狀,均勻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後用釘有鐵釘的
維吾爾族有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文化藝術。文學的體裁、內容都十分豐富,如流傳至今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等。勞動人民的口頭文學豐富多彩。流傳極廣的「阿凡提的故事」,至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維吾爾族的建築物有其獨特風格。房屋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室內鑿壁龕,並飾以各種花紋圖案。舊式房屋多系土木結構,窗子較小,房
新疆維吾爾族同胞的新年(古爾邦節)是按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肉孜節(開齋節)後七十天左右。公元2015年9月24日,應該是伊歷1436年12月10日。也是新疆人的新年。新疆維吾爾族傳統節日
維吾爾族服飾——花樣較多,非常優美,富有特色。維吾爾族男性——講究黑白效果,這樣粗獷奔放。維吾爾族婦女——喜用對比色彩,使紅得更亮,綠得更翠。維吾爾族是個愛花的民
維吾爾族舞蹈與其他民間舞蹈一樣來自干生活。維吾爾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國北方的大草原卜。後稱層至古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騎生活發展到地區的農業生活,在不同歷史時期信奉
維吾爾族民族工藝品種繁多,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中,喀什土陶佔有重要的地位。新疆喀什土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維吾爾族喀什
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
英吉沙是個邊遠的小縣鎮,地處新疆南部喀什和莎車中間。小鎮雖然很少有人知道,但當地盛產的英吉沙小刀卻蜚聲於世。它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品,造型別緻,製作精巧,既可作
維吾爾族的樂器豐富多彩,共有十幾種,分為彈撥、拉弦、吹管和打擊四類,其中彈撥樂器佔多數。彈撥樂器主要有彈撥爾、熱瓦甫、獨塔爾、卡龍琴;拉絃樂器主要有艾介克、胡西塔爾
維吾爾族的主要飲食禁忌,根源於《古蘭經》的規定,而不吃自死物和豬肉,還有更為深遠的民族和宗教根源。因該民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由居住在西亞一帶的閃米特族的支系阿拉伯人
肉孜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回、哈薩克、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 肉孜節也叫「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每個穆斯林每年必須封一個月的齋,
維吾爾族喪葬:實行土葬。人死後淨身並用白布裹身,用移屍木匣抬到墓地入葬。節日有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維吾爾族禮節: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
維吾爾族在歷史上信仰過原始宗教、薩滿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後來又改信奉了伊斯蘭教。 維吾爾族在對大自然的認識過程中,最初出現了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圖騰崇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一講究。忌踩餐布或從餐布跨過。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能嗅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去,不能隨便揭看鍋盆等炊具。盡可能不剩食物於碗中。不能將飯
「都塔爾」的琴聲渾厚、悠揚,是新疆維吾爾族鍾情的傳統彈絃樂器。它的名字來源於波斯語「dutar」,「都」意為「二」,「塔爾」是「琴弦」之意,即兩條弦的樂器。 漢語譯音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