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李清照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七夕,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詞彙,尤為女性所鍾愛。事實上,七夕節在最初的時候即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節日,直到宋代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發源於中國兩漢時期,是當今世界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其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
導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闕北宋著名詞人秦觀
李賀(790~816) ,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
新華網石家莊7月30日電 (記者張濤華義) 在7月31日「七夕節」到來之際,來自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十位專家學者聚會河北邢台,研討「七夕」文化,並通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古時候人們認為織女能夠給婦女帶來高超的編織技藝和姻緣,因此到農曆七月七日便會祭拜織女,誠心祈求能夠獲得好的繡藝和好姻緣。同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羅橫,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文學家。著有《讒書》及《兩同書》等,前者對當時社會進行的揭露和批判相當深
東漢《古詩十九首》之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民間流傳
劉辰翁(1232年-1297年),字會孟,別號須溪。又自號須溪居士、須溪農、小耐,門生後人稱須溪先生。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愛國詞人。他一生致力於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被後世稱為」詩魔「。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二人合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合稱「劉白
「七月七夕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是誰寫的?《長生殿》講了什麼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在安史之亂後便開始在民間流傳,晚唐的詩人白居易就寫過
還不知道: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每年農曆的7月初7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七巧節。七夕節的由來,主要是
孟浩然,字浩然,號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藝術
吳文英(約1200年—約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南宋詞人。吳文英作為南宋詞壇大家,在詞壇流派的開創和發展上,有比較高的地位,流傳下來的詞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
關於七夕節的名言名句 七夕節的詩句有哪些?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
導讀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相傳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節成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很多人已經把七夕當成了「中國情人節」,那麼
吳文英(約1200年—約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南宋詞人。吳文英作為南宋詞壇大家,在詞壇流派的開創和發展上,有比較高的地位,流傳下來的詞
【原文】 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 滴露和雲,添花補柳,梳洗工夫。 無半點閒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 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註解】 黃四娘:美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