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晏殊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北宋時期的文壇百花齊放,誕生了無數的詩詞名家,例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秦觀、王安石、柳永、周邦彥等等,那
原文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參考翻譯 人從出生到逝去,都要經歷人世間的這段時光。可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踏莎行·碧海無波 宋代:晏殊 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踏莎行·祖席離歌》鑒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踏莎行·祖席離歌 宋代: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
原文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參考翻譯 精美的紅格信箋寫滿密密小字,說的都是我平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的這首詩美得讓人心醉,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晏殊是北宋的「宰相詞人」,從小便是神童。在14那年便高中進士,宦海沉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原文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離恨苦 一作:離別苦)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破陣子·春景》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破陣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鑒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玉樓春·春恨》簡介與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玉樓春·春恨 宋代: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下面本站小編帶來晏殊的《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宋)晏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
原文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參考翻譯 譯文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晏殊《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