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新疆人「會說話便會唱歌,會走路便會跳舞」,能歌善舞是他們的天賦,也是外人艷羨不已的才華。同時,新疆又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它融匯了多民族的歌舞語彙和民族風味,這是其它歌舞所不具備的。
新疆音樂以維吾爾族民間音樂最享盛名。它繼承了古代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疏勒樂和于闐樂的藝術傳統,保留著濃厚的民族特色。由於地域的分隔,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新疆各地的維吾爾民間音樂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幾個音樂色彩區:即南疆色彩區,東疆色彩區和刀郎色彩區。
南疆色彩區範圍較廣,內容、形式又因地而異。例如,和田民歌古樸短小,富有鄉土氣息:喀什民歌節奏複雜,調式豐富;庫車民歌熱烈活潑,具有鮮明的可舞性,隱隱透露著古龜茲樂舞的樂聲舞姿的遺風。東疆色彩區包括哈密、吐魯番等地,民間歌曲在結構、調式等方面,都同漢族、蒙古族的民間歌曲有許多近似之處。
刀郎色彩區的民歌風格粗獷,保留著古代從事遊牧的刀郎人所喜愛的牧歌情調。此外,在伊犁地區,二百餘年來由南疆、東疆大量遷來的維吾爾族,不可避免地接受了這裡多民族文化的影響,而形成了帶有伊犁地方色彩的維爾民間音樂。歌曲結構完整,規模較大,曲調悠長,情緒深沉,不少歌曲有著敘詠性的特點。
維吾爾族民間歌曲內容廣泛,數量眾多。從內容及其功能來劃分,有愛情歌曲、勞動歌曲、歷史歌曲及習俗性歌曲4種。其中以愛情歌曲和習俗性歌曲數量最多,滲透到維吾爾族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
民歌的歌詞多數不固定,往往選擇能套用歌曲曲調的民謠,每段唱詞由2句或4句正詞及若干襯詞組成。襯詞有短有長,起著加強語氣,渲染氣氛,深化詞意,或點明中心內容,展開、擴充音樂主題的作用。唱詞多採用比、興等手法,寓意深刻。
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經常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場合,舉行各種不同形式的「麥西來甫」。麥西來甫一詞為聚會之意,是維吾爾族傳統的群眾性民間文娛活動形式。
維吾爾族的歌舞音樂,主要有:賽乃姆,其音樂由多首歌舞曲聯綴而成,熱情奔放,明朗歡快。薩瑪,用鐵鼓與嗩吶伴奏,音樂剛健有力。納孜爾庫姆,其音樂急促跳蕩。來派爾,音樂輕快活潑。
維吾爾族的民間說唱形式主要有「達斯坦」、「庫夏克」、「埃提西希」等多種。達斯坦是一種有唱、奏、說的敘事套曲形式。庫夏克為民間彈唱音樂,邊彈邊唱,歌詞多是一些帶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謠體組詩。埃提西希意為說唱。常由1、2人邊說邊唱些帶有嘲諷性的小故事,有的有簡單的情節和人物,形式活潑,表演生動,曲調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