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被後世稱為」詩魔「。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二人合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合稱「劉白」。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三》吧。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唐代〕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的真假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需要等待七年。
周公在流言蜚語的日子裡也會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註釋
放言:言論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這裡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辦法,方法。
決:決定,解決,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
鑽龜、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鑽龜殼後看其裂紋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凶。這裡是指求籤問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試:試驗,檢驗。
辨:辨別,鑒別。
材:木材,這裡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篡(cuan):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便:就。
復:又。
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為王,周公攝政,管叔等人散佈流言,說周公要害成王,於是周公躲避了起來。後來成王發現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來,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亂。
王莽(mǎng):漢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奪政權之前,為了收攬人心,常以謙恭退讓示人,後來終於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
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麼,而該用什麼,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創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來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詩來奉和。此詩為第三首。
相關內容: 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