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shē)田詞五首(其四)
【北宋】 王禹偁(chēng)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翻譯
種完了北山的田地再去種南山的田地。
幫助鄰人們耕地,怎麼能偏袒呢?
希望這世間的人都像我一樣,
那麼天底下就會少很多荒田。
畬田:即火耕田。此處指採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種土地,有墾荒的意思。
賞析
「北山種了種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畬」勞動分先後、協力共同進行的特點。這一句的著眼點即在於強調勞動者的協作精神,所以便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豈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種一家墾捨,四鄰相助的淳樸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殺盡雞豚喚斸畬,由來遞互作生涯」(《畬田詞‧殺盡雞豚喚斸畬》),只要誰家有事於畬田,四圍鄉親「雖數百里如期而至,鋤斧隨焉」(《〈畬田詞〉序》)。「豈有偏」系承接上句而來,是把「北山」、「南山」,一視同仁,無所遺留的意思。
「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二句,借農夫之口,表達了在勞動中產生的自豪感。畬田廣種,不局限於一山一地,若人間皆能如他們那樣,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時又雙關詩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農家,熟悉和關心農事,又時值宋初承五代戰亂之後,入亡流徙,土地拋荒,提倡開荒種地是地方親民之官的首要任務,為此,詩人提倡畬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復遭到破壞的農業生產,其意義是很大的。
此詩朗朗上口,民歌風味很濃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人希望當朝的執政者「擇良二千石暨堅百里」,也就是說要精選州官和縣官(二千石是古代郡令的代稱,百里是縣令的代稱),使全國各地都能提倡開荒,又希望能夠「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要是天下的農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樣「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麼「庶乎,污萊盡辟矣」(《〈畬田詞〉序》),全國農業的振興就有希望了。[1]
這首詩歌頌了宋初農民之間的互助精神和開發山地的熱情。商州某些偏辟山區,交通不便,生產落後。由於歷史條件和客觀環境的關係,這裡的農民還保持著群體互助的古老傳統。到了農耕季節,「先約定某家某日有事於畬田,雖數百里,如期而集,鋤斧隨焉。至則行酒啖炙,鼓噪而作」。這種風俗反映了山區農民之間團結互助的關係。為了生存,他們不能不依靠集體的力量。從詩中還可看出,當時山區農民在土地所有權尚未確定時誰願多種誰就多收的情況。作者在這組詩的第一首「各願種成千百索」句後自注道:「山田不知畎畝,但以百尺繩量之,曰:『某家今年種得若干索(十丈為一索)』,以為田數。」畎田,即田間。這一首「北山種了種南山」句就反映了農民們想多開荒地、多有些收入的心情。第二句讚揚農民的「相助」和「力耕」。前者體現了友愛精神,後者體現了勞動熱情。「豈有偏」則體現了民農的無私: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沒有私心。第三、四句以「我」的語氣發議論,切盼天下百姓都能開荒種地,過上好日子。經過五代戰亂之後的宋初,田地荒蕪,生活貧困,人心未定。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地方官,當務之急就是開荒種地,恢復生產,民心方能安定。作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是明智的。作者在詩序中希望朝廷能選用州官和縣官,讓他們在全國各地倡導開荒,「使化天下之民如斯之義」,使天下的農民都像商州山區農民「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作者寫了這組詩,「欲採訪官聞之,傳於執政者」。願望固然是好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現實的。
這首詩有濃郁的民歌風味。它是在吸收民歌營養的基礎上創作的。農夫們耕作時常常邊干邊唱,可以鼓士氣、除疲勞。正如作者在詩序中指出的:「督課之語若歌曲。」聽起來如同有節奏的歌曲。又指出這些民歌有「俗」的特點。作者創作這組詩時,盡量寫得通俗易懂,「其詞俚,欲山甿(即山民)之易曉也。」語言力求樸素淺近,清新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