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散文家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原文及內容賞析

北宋文學家、散文家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原文及內容賞析

北宋文學家、散文家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原文及內容賞析

宋代古籍

《齊州閔子祠堂記》是為修造閔子騫的祠堂而寫的。齊州是古代的州名,轄境約包括今山東濟南市及歷城、章丘、濟陽、禹城、臨邑等縣。閔子即孔子的學生閔子騫,春秋時魯國人,名損。他的墳墓在濟南市郊,臨近黃河的歷城縣裡。有墳無廟,故當時一些人便提議建祠堂。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齊州閔子祠堂記》原文

歷城之東五里有丘焉,曰閔子之墓。墳而不廟,秩祀不至,邦人不寧,守土之吏將有舉焉而不克者。熙寧七年天章閣待制右諫議大夫濮陽李公來守濟南,越明年政修事治,邦之耋老相與來告曰:「此邦之舊,有如閔子而不廟食,豈不大缺?公唯不知,苟知之其有不飭?」公曰:「噫,信其可以緩?」於是庀工為祠堂,且使春秋修其常事。堂成,具三獻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學士大夫觀禮祠下,咨嗟涕洟。

有言者曰:惟夫子生於亂世,周流齊魯宋衛之間,無所不仕。其弟子之高第亦鹹仕於諸國。宰我仕齊,子貢、冉有、子游仕魯,季路仕衛,子夏仕魏,弟子之仕者亦眾矣。然其稱德行者四人,獨仲弓嘗為季氏宰,其上三人皆未嘗仕。季氏嘗欲以閔子為費宰,閔子辭日:「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且以夫子之賢,猶不以仕為污也,而三子之不仕獨何歟?

言未卒,有應者曰:「子獨不見夫適東海者乎?」望之茫洋不知其邊,即之汗漫不測其深,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雲,然後履風濤而不僨,觸蛟蜃而不,若夫以江河之舟楫而跨東海之難,則亦十里而返,百里而溺,不足以經萬里之害矣。方周之衰,禮樂崩弛,天下大壞,而有欲救之,比如涉海有甚焉者。今夫子之不顧而仕,則其舟楫足恃也;諸子之汲汲而忘返,蓋亦有漏舟而將試焉,則亦隨其力之所及而已矣;若夫三子,願為夫子而未能,下顧諸子而以為不足為也,是以止而有待。夫子嘗曰:「世之學柳下惠者,未有若魯獨居之男子。」吾於三子亦云。

眾曰:「然!」退而書之,遂刻於石。

【賞析】

蘇轍的這篇《齊州閔子祠堂記》在古代文體中屬於雜記文的範疇。古人修築亭台、樓閣、祠堂等,常常要撰寫記文,如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等。

這類文章或記敘建造的過程,或敘述歷史沿革,或藉機抒發感慨,可描寫、可議論、可抒情,可不離記敘的對象,可以記敘對像為緣由以借題發揮,在寫法上自由、靈活,沒有定格。行文方面的隨意性頗大。而且,這類文章多請當時的名家執筆,還可刻石立碑。

所以,清代散文家姚鼎說:「雜記類者,亦碑文之屬。」瞭解這些情況後,就有助於欣賞蘇轍的《齊州閔子祠堂記》。

否則,就會誤把文章撇開祠堂修葺而橫生議論的特點當作瑕疵了。

這篇祠堂記僅五百五十餘字,而記敘祠堂的修葺過程僅用一百六十餘字,大量的篇幅用於議論,而議論圍繞閔子騫但又不死扣閔子騫,若即若離,若遠若近,似散實聚,正是此文突出的寫作特點,充分發揮了雜記文自由、靈活的特長。

文章明顯地分兩部,第一段記述閔子祠堂的修建緣起及第一次祭祀活動的情況及影響。首先點出閔子之墓在「歷城之東五里」的地方。下邊接「墳而不廟,秩祀不至,邦人不寧,守土之吏將有舉焉而不克者。」孔子的家鄉在曲阜,離濟南不遠。每年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由於閔子騫有墳無廟,沒法按例去祭祀,所以,那一帶的人總感到不大安穩。「守土」的官吏想舉行祭祀活動,但終因無廟而不能實現。這幾句交代用字不多,卻把修建祠堂的必要性寫得十分充分。

熙寧八年(1075),當地「耋老」找濟南太守,提議建閔子祠,得到太守的贊同,立即「庀工為祠堂」,庀,音Pi,具備。這裡有備齊人工的意思。祠堂建好後,「具三獻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獻。獻祭,三獻即祭祀時獻酒三次。籩豆,籩為獻祭時盛食的竹器;豆為木製器皿。儐相,祭祀時贊禮人。「具三獻」,寫儀式,籩豆寫祭品,儐相寫司禮人。僅以三點,抓住祭典的主要東西,便寫出了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動,簡而不缺疏而不漏,表現了很高的敘事能力。最後點出效果:「學士大夫觀禮祠下,咨嗟涕洟」。洟,淚涕也,從觀禮的人的感歎、流淚,表現出修閔子祠頗得士大夫的擁護。呼應了前邊的「秩祀不至,邦人不寧」。

這段記敘層次井然,並能突出要點,要言不煩。

而在寫耋老請求,太守應允時,純用對話,從語氣裡,還能表現雙方的神情狀態。如耋老的話是:「此邦之舊,有如閔子而不廟食,豈不大缺?公唯不知,苟知之其有不飭?」其言既堅定,又委婉。純用反問,很有力量。閔子騫在孔門中德行與顏淵並稱,顏淵在曲阜有廟,閔子騫卻只能野食,豈不大缺?堅定極了。請求太守主持修廟,卻不直說,而說「你只是因為不知道,才沒修廟,如果你知道,怎會不修呢?」這把耋老那揣度太守心思而設言的神情表現得極為真切。太守的話是:「噫,信其可以緩?」一個「噫」的感歎詞,一句簡單的回答,將太守的驚詫、急迫的神情也勾勒得鮮明。而且,這些都在字外,但卻鮮明,容易從文字裡體會到。顯得蘊藉有味。

第二部主要是對閔子騫的不肯出仕的行為展開的一場辨駁性的議論。

這段議論又以虛擬人物對話來表現。有人提出:孔子生於亂世,周遊齊、魯、宋、衛諸國,為了兼濟天下,他同意做官。他的學生中才高的人,也都出仕,子貢、冉有、子游在魯國做官;子夏在魏國做官。但孔門弟子,以德行稱的有四個人,只有仲弓一個人當過魯國季康子的官,其他三人都沒做或不肯做官,季康子曾經請閔子騫出任費城的官,可是閔子騫辭謝了。並說:「你們再強迫我為官,我就到汶上去隱居。」孔子是聖人,還不把做官當成骯髒的事,閔子騫等三人不肯當官是為什麼呢?言外之意是指斥閔子騫缺乏社會責任感,不肯兼濟天下。這裡從事實出發,提出疑問,表面是提疑問,回答卻在提問者的心中,褒貶分明。

他的話沒完,有人便立即辨白:你沒見到東海去的人嗎?那海面遼闊,見不到邊;海水很深,測不出它的深度。因此,航海的船隻像山那樣大,船帆像天空的碩大雲塊。這種船才能衝破風濤而不僨(僨,跌倒,翻覆)。碰上蛟龍而讋(讋,恐懼。)。如果用江河上航行的船隻去渡東海,那麼,走十里就會因頂不住風浪而返回,航行百里就會沉沒,不能經歷航行萬里所遇的風濤。

春秋時,周王朝衰弱,禮樂廢弛,天下混亂,想挽救那危局,比挽救航海帆船更加危險。孔子不顧風險而出仕,那是他的船大足堪憑借。子貢、冉有等積極出仕而忘返,他們之中,有的人所駕的只是條破船,不過試試而已,也是盡力而為的意思。閔子騫等三人不肯出仕,那是因為他們想像孔子那樣據有大船,卻力量、才能達不到;看看子貢等的出仕實際情況,他們認為那種官沒什麼可做的,因此,他們的不仕並非不想當官,而是「止而有待」,就是看一看,等待機會再說。最後引用孔子的話作類比,以證明自己的判斷正確。這段駁辨新鮮、別緻,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未道,有一定的說服力。

這一段設問,一段駁辨,都圍繞閔子騫展開。但又將閔子騫與以德行稱的其他兩人並提,即說的是「三人」,不是閔子騫一人。這樣便能節省筆墨。

實際上,表面是分折「三子」不仕的原因,實則是論證閔子騫一個人的思想行動。從表現手段而言,前一段設疑,純用事實說話。孔子是「無所不仕」,子貢等人積極出仕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駁難的這一段採用比喻的辦法,先設航行東海必用大船比喻治亂世應有大才,然後引申類比,指出閔子騫不仕的原因。這樣,顯得具體、生動、靈活,容易收到服人的效果。結果呢?辨駁成功,眾人同意這個分析,於是寫出來,刻於石上。

綜觀全文,這篇祠堂記很重視對話的運用。關於修祠堂的緣起,實寫了「耋老」與太守的對答。在後面的議論中,又虛擬出人物的對話,也就是說用對話來敘事,也用對話體來議論,這樣顯得親切、自然,也便於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能使議論也帶入敘事的成分,手法既靈活,也有變化,增加了文章的表現力。

相關內容: 蘇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宋代古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