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蘇轍:《詩集傳》簡介及內容評價

北宋文學家蘇轍:《詩集傳》簡介及內容評價

北宋文學家蘇轍:《詩集傳》簡介及內容評價

歷史名人簡介

《詩集傳》是北宋文學家蘇轍的著作。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北宋中葉疑經惑傳思潮的影響下,蘇轍繼歐陽修之後,「平生好讀《詩》《春秋》,病先儒多失其旨,欲更為之傳」,撰寫《詩集傳》二十卷。

作者認為,《詩經》中《小序》反覆繁重,決非出自一人之辭,懷疑其實際上是毛公之學,衛宏為所集錄。

故在書中,僅存其發端一言,以下余文則盡行刪除,也即作者序中所言:獨采其可者見於今《傳》,其尤不可者皆明確註明其失在何處。

蘇轍所論,皆有史為據,如認為《小序》本為毛公之學,漢蔡邕書《石經》,悉本魯詩,所撰《獨斷》,載《周頌》序三十一章,大致都與毛詩相同,但卻僅有首序,是魯詩序亦括以一語也;又劉安世《元城語錄》亦說,其少年時曾讀記韓詩,有雨無極篇序,云:正大夫刺幽王也。首云:雨無其極,傷我稼穡云云,是韓詩序亦括以一語也。

因此,蘇轍對《詩序》的研究,實際上摘掉了《詩序》為孔門嫡傳的招牌;其對《詩序》本為聖人之言提出的質疑,也就從根本上動搖了其在《詩經》研究中的至尊地位。

此書與歐陽修《詩本義》幾乎同時而出,首先向漢學發難,其思想和觀點對後世,特別是宋儒有相當大的影響,王得臣、程大昌、李樗即均以蘇轍之說為祖。傳本有《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

評價

蘇轍對於漢唐以來《詩經》學史上的基本問題都進行了思考與辨析,其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人情說」來註解詩篇,比較接近於詩篇原意,促進了《詩經》研究從經學向文學的轉變,對於《詩經》漢學權威的瓦解以及宋學傳統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承前啟後的作用。

宋代人表現出比較自覺的人情觀念,認為聖人制禮作樂,創造文明都是本於人情,以人情為據。蘇氏父子推廣其義,形成了自己的「人情說」。

蘇洵以為「《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蘇軾認為「聖人之道,自本而觀之,則皆出於人情」。在禮和人情的關係上,蘇軾認為「禮之初,始諸人情」;蘇轍多次申述「夫禮沿人情,人情所安,天意必順」。強調禮的依據是人情,要順應人情。「人情說」是蘇氏蜀學學術思想的重要內容,因而,以「人情」解經也就成為蘇氏蜀學的重要特色。

以「人情說」來註解《詩經》時,蘇轍重申了《詩》「抒發情志」的特質。

蘇轍指出,《詩》是天下之人發洩情感、揮幽斥憤的抒情之作。作品不僅出自於公卿貴族之手,也來源於平民百姓之口,他們或抒發貧賤困苦產生的憂愁悲苦,或敘述豐美盛大帶來的歡愉快樂,所涉及的範圍上至國家政事、天下興亡,小達飲食男女、草木鳥獸蟲魚,無所不及,其間又何嘗存在一定的「義」與「法」呢?這正是世儒解詩晦暗不通之處。蘇轍這段話可以說是以文學家的素養對六朝「詩緣情」思想的闡揚。

《詩集傳》發掘出《詩》中豐富而真切的情感狀態,表明蘇轍對《詩》作為文學作品的(情感)特質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相關內容: 蘇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