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義釋曹操故事內容是怎樣的?如何評價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典故簡介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
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關羽念在過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不顧立下要活捉曹操的軍令狀,放過了他。
華容道義釋曹操故事主要人物
一、關羽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潘璋部擒獲,被殺於臨沮。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二、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華容道在哪裡?
《資治通鑒》 由於這一帶有古代的沼澤湖泊阻隔。從烏林到華容城沒有直路可走。曹軍只能沿江向西潰逃,進入華容縣境之後,再向西北折奔華容縣城。這樣就必須涉過大澤邊上的一片沼澤地帶。
根據縣志記載,曹操逃到太平橋時,人馬陷入泥濘之中,不得不扔掉馬鞭,下馬步行,這裡尚有「曹鞭港」古地名。
曲鞭港到毛家口二十里路,「地窄路險,坎坷難行」,曹軍「遇泥濘,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蘆葦、蒿草填路,「贏兵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南宋大詩人陸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曾經坐船經過這一帶。他寫道:「自是復無人居,兩岸葭葦彌望,謂之百里荒」。舟人云:「自此陂澤深阻,虎狼出沒。未明而行,則挽夫多為所害」。距曹操兵敗960年之後,華容道一帶尚且如此荒涼,曹軍當時的艱辛狼狽之狀,就可想而知了。
華容道真正得到開發是從元代開始的。今日的華容道,已根本看不見昔日的荒涼,而是綠樹成蔭,道路兩側良田萬頃。稻穀飄香,荷花吐艷。傍晚,裊裊炊煙騰空而起,呈現出一派平原水鄉風光.
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公進軍江陵,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
乃論荊州服從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艾等。益州牧劉璋始受征役,遣兵給軍。
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救合肥。權聞□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從先主就劉表。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華容道義釋曹操故事內容
赤壁一戰,曹軍大敗。曹操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命,一路上連遭伏兵劫殺,最後只剩三百餘騎往華容道走去。此時人皆饑倒,馬盡困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走;衣甲濕透,個個不全,軍器旗旛,紛亂不整,鞍轡衣服,盡皆拋棄。正值隆冬嚴寒之時,其苦不可勝言。
行不數里,曹操在馬上揚鞭大笑。眾問何故,曹操道:「人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我看到底是無能之輩。若在此處埋伏一軍,我等皆束手受縛矣。」
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過,大將關羽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曹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曹操說:「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眾將道:「人縱然不怯,馬力也己乏,安能復戰?」
謀士程昱說:「關羽一向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待他有恩,今日須是親自求情,方可脫得此難。」
曹操從其言,縱馬向前,欠身問道:「將軍別來無恙?」關羽也欠身答道:「我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
曹操說:「我今日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關羽道:「昔日雖蒙丞相厚恩,然已奉報。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曹操說:「大丈夫以信義為重,五關斬將之時,將軍還能記否?」
關羽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五關斬將之事,不覺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心中越發不忍,於是勒回馬頭,命眾軍四散擺開。曹操見關羽回馬,便和眾將一齊衝將過去。
關羽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關羽大喝一聲,曹軍皆下馬,哭拜於地。關羽越加不忍。正猶豫間,曹將張遼縱馬而至。關羽和張遼是故友,今日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歎一聲,並皆放去。
後人有詩曰:「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關羽為什麼在華容道義釋曹操?
小說寫赤壁之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一是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二是如果這時滅掉魏國,會使吳國全力攻擊蜀國,使蜀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如何評價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
小說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
無奈,曹操只得聽謀臣之言,親自向關羽哀求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只剩下數十騎,最多幾十人。其實這段是虛構出來的,只是為了突出關羽的性格。
相關內容: 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