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經過是怎樣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禹治水故事簡介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禹治水主要人物: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
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大禹治水的經過
大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黃河流域洪水為患,堯命鯀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舜帝說:「禹!你也談談高見吧。」禹拜謝說:「是啊,君王,我說些什麼呢?我整天考慮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說:「哦,到底是些什麼工作?」
禹說:「大水與天相接,浩浩蕩蕩包圍 了大山,淹沒了山丘,民眾被大水吞沒。我乘坐著四種交通工具, 順著山路砍削樹木作路標,和伯益一起把剛獵獲的鳥獸送給民眾。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還疏通了田間小溝,使 田里的水都流進大河。我和後稷一起播種糧食,為民眾提供穀物 和肉食。還發展貿易,互通有無,使民眾安定下來,各個諸侯國 開始得到治理。」
皋陶說:「是啊!你這番話說得真好。」
以後禹首先就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具到中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
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裡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延續到中岳嵩山,峰巒奇特,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
他還發現龍門山口過於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於是禹大刀闊斧,改「堵」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通過。
禹採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
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
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大禹治水的遺跡
禹會村遺址,禹會也稱禹墟,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塗山南麓的淮河東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發現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
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龍山文化時期。塗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又有娶女首領為妻的塗山氏國遺址,並留有禹王宮、啟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啟之地的)台桑、防風塚、禹墟等多處遺跡。
山上禹王宮有數千年歷史,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遊覽憑弔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
大禹治水的精神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