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古代第一人稱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字是一種最常用的漢字之一。我們在小學就學過,「我」是第一人稱,「你」是第二人稱,「他(她)」是第三人稱。不管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裡,自稱「我」都是一種很普遍的做法。
而在古代,如果一個人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直接自稱為「我」,會被譏笑為不懂禮貌。
這是什麼原因呢?與「我」字的來歷有關。
「我」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甲骨文「我」字,字音為「wo」,代表商朝晚期一種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大斧。這種大斧有柄有鉤,斧口還有一排鋒利的鋸齒。
眾所周知,在漫長的歲月裡,中國古文字不斷進行變遷。「我」字也不例外。到了西周時期,甲骨文演變成金文,「我」字的結構發生了細微變化。長柄鋸斧的形象還保留著,只是在斧柄下面多了個一個腳鉤。
此後,經過七八百年的變遷,到了漢朝,漢隸出現了,漢隸裡的「我」字與現代社會書寫的「我」字就相差無幾了。
由於早在戰國時期,當初作為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使用的大斧,已經被更優良的凶器所淘汰,因而從漢朝、唐朝時期開始,人們就將「我」字作為第一人稱的帶用字,字音依然是「wo」。
這就是說,字還是那個字,但是含義變了。
然而,由於「我」字曾經有過凶器的含義,人們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很少使用它,否則的話,會被別人譏笑為不懂禮儀。
那麼,在古代,人們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用什麼字來表示第一人稱?
如果是君主、天子、皇帝、諸侯等,會以「寡人」「朕」「孤」等字來表示自稱。
君主、諸侯多以「寡人」「孤」自稱。
實力較強的諸侯,自稱「寡人」。宋穆公在臨死前召集大司馬孔父嘉,當著他的把王位傳給哥哥的兒子與夷,這就是後來的宋殤公。宋穆公對孔父嘉說:「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意思是要他好好侍奉宋殤公,這樣就算自己死了也無怨無悔。
實力較弱的諸侯,自稱「孤」。東漢末年,袁紹在擔任冀州牧時,曾經給公孫瓚寫信:「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申之以討亂之誓。」意思就是:我和你之前有過友好盟約,發誓一起討伐叛亂。
到了秦朝,秦始皇第一次採用了「朕」的說法,並將它變成了皇帝、天子的專用自稱。除了皇帝和天子,任何人都不能自稱為「朕」。否則,輕者人頭落地,重則誅滅九族。
如果是普通人,那麼一般用「余」「吾」「予」等字表示第一人稱。到了漢朝、唐朝以後,又多了「僕」「鄙人」「不才」「某」「小人」「在下」等第一人稱詞語。讀書人愛用「小生」「晚生」,女性往往自稱「妾」「賤妾」「奴婢」。
如果是官員,在皇帝、天子面前一般自稱為「臣」(到了清朝又多了一個「奴才」);在上級、同事面前一般自稱為「下官」「卑職」等。
總之,極少人會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使用「我」字。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北宋時期,就有這麼一位姓許的牛人,不管在什麼場合都直接使用「我」,從不使用「鄙人」「不才」「某」等謙稱。
《夢溪筆談》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賈魏公當丞相時,有一個道士姓許,不管對什麼人說話,都自稱為「我」。人們譏笑他為「許我」。許道士非常有才華,只是性格孤傲,行事怪誕,不把公卿貴族放在眼裡。賈魏公聽說後,多次派人邀請他來見一面,都被他拒絕了。好不容易請他來了,他騎著毛驢要直接進入丞相大廳。門吏將他阻止在門外,稱:「這是丞相大廳,哪怕是丞郎也要下馬。」
許道士說:「我沒有什麼求助於丞相,是丞相邀請來的,既然如此,我就回去了。」許道士果然掉頭就走。賈魏公知道後,派人上門道歉,誠摯邀請,許道士終究沒有再去。賈魏公因此感歎萬分,說:「許道士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因為無求於人,就可以不受權勢的屈服,更何況那些以道義為己任的人呢。」
你看,這位許道士僅僅是敢自稱「我」,就引起了丞相的注意,而被傳揚一時。
在唐朝時期,還有一位敢用「我」字的牛人,他叫李白。
我們來背一背李白那些使用「我」字的詩歌吧:「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待我來歲行,相隨浮溟渤」……
當然,到了李白這種層次,就沒人敢譏笑他不懂禮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