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道
子思的思想有形而上學的若干特色,但也有辯證的思維。
中和之道從反對矛盾轉化的立場出發,重視對立間的相互依存,重視(並極端誇大)同一性在矛盾發展中的作用。它所推崇的中,即是哲學上所說的同一性,是辯證法的一個片段。明末哲學家方以智用「交」這個概念表述對立面的同一性,他認為「兩間無不交,無不二而一」,「交者,合二而一」(《東西均·三征》)。方以智說:「子思辟天荒以千古相傳不可言之中,恐墮滉洋,忽創『喜怒哀樂之未發』一語當之,而又創出中和之節,則明示未發之中即和合於己發之中矣」。(同上)。「合二為一」與中和之道思想的聯繫是十分清楚的。
思辨精神
駁斥中國人缺少思辨精神的觀點
不少人認為中國人是缺少思辨精神的。而我們從《子思》中可以駁斥這個觀點。可惜的是,《子思》在秦代遭到了被禁毀的厄運,使之面目全非,我們只能從零星的著錄中尋求它的光芒。秦王朝統一六國,實行專制統治。為鞏固政治專制,秦始皇採取臣下建議,進行「焚書坑儒」。下令除「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子思》作為儒家經典,其被焚命運在所難免。在我國現代的「五四」時期,中國的建設者們高揚「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儒家學說再一次被打倒推翻。它的不分青紅皂白再次被扼殺的命運是我們現代人的悲哀。以《子思》為例,書中的民主和科學的精神與思想依然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我們從總體上來把握《子思》,以為它的「天人合一」思想既有科學的光輝,也有民主的光芒。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儒學的大一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天人合一,也就掌握了《子思》的基本精神,也就掌握了中國儒學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天道與人道的合一。天道作為人世間的公理,它是由人去把握支配的。人可以並且應該在客觀規律面前充分發揮主動性,做世界的主人。而「天人合一」從美學意義上講,它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美。只有人與人和諧、人與物和諧,才能達到乾坤運轉的整體和諧。反之,則是混沌無序,則是人妖顛倒,則是紛爭、動盪,一團亂麻。社會不進步,人類不得安寧,失去安定和團結,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機運。除了倒退,別無其他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平民百姓所最不願看到的。
主觀努力意義
《子思》極力強調主觀努力的意義,它的名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儒學傳統中大量保福避禍方案的哲學概括。我們應當承認,儒、道、法各家的發展觀,對於辯證法各有所見,亦各有所未見。對中庸之道的阻止轉化、固循守回、反對變革的傾向加以否定是完全必要的,這種否定不應當妨礙我們肯定其對矛盾同一性的正確認識,正如肯定法家對矛盾鬥爭性的犀利洞察不應當妨礙否定其抹煞矛盾同一性的觀點一樣。
中庸之道反對「過」與「不及」,主張「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在哲學上,還具有從量去找出與確定矛盾的質的規定性的意義,這個思想也符合辯證思維。
人的道德修養
要追求併力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關鍵還是在人,在人心,在人性。於是這又回到了仁與義、人的本性抑或說人的道德修養上來了。因此,以仁為本,從善如流,德行統一,允執其中,仍然是我們不可悖離的宗旨。應該說,這些就是《子思》給我們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