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朝咸豐時期,保安族輾轉遷徙,途經青海循化地區時,從塔撒坡修制土槍的工匠到處學到打鐵技術。當時製作的腰刀只為實用,如屠宰牛羊等,做工粗糙。遷居至大河家地區後,保安腰刀作為交換品開始具有了商品性質,品種逐漸增多,質量也日漸提高。經過一代又一代保安族匠人的努力,在設計、打坯成形、鍛墊、加鋼淬火、刻花刺字、鑲嵌、磨光等方面都有極大發展。發展到現在,保安腰刀的製作可以說已達到爐火純青的水平,並以獨特的風格和優良的品質馳名各地,暢銷於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雲南、內蒙古以及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區。如今,保安腰刀已不僅是El常生活用具,更是一件質量上乘、工藝獨特的手工藝品,周恩來總理曾將保安腰刀作為禮品饋贈給外賓;20世紀8O年代,隨中國青年代表團訪El的保安族代表曾把保安腰刀作為禮物贈送給El本朋友。1983年,保安腰刀被國家民委、輕工業部評為全國民族特需優質產品,1984年被評為甘肅省優質產品。
現在很多人已習慣將保安腰刀作為獨特的手工藝品饋贈給親朋好友及外國友人。保安腰刀品種繁多,主要有「什樣錦」、「雅五其」、「雙落「、」「滿把」、「扁鞘」、「雙刀」、「細螺」、「波日季」、「哈薩刀」、「蒙古刀」、「一道線」、「魚刀」等十多個品種,有「五寸」和「七寸」、「十寸」等不同規格。腰刀的刀體是反覆鍛打的精鐵再加鋼淬火而成,剛柔相濟,堅而不脆,韌而不屈,異常鋒利。保安族工匠還喜歡在刀面上打上七顆星星、五朵梅花、一條龍、一隻手等精美、古樸的圖案。刀刃則分單獨紋樣和適合紋樣兩種。
刀柄頭呈扇形,黑、黃、白色的牛角料上疊合鑲嵌黃、紅、白粗細不等的各色金屬線(主要是銅、鋁等),靠近刀柄頭的金屬線呈孤線形圖案鑲嵌,刀柄中間或中間稍上處的金屬線鑲嵌成直線形圖案,在刀柄適宜處再以塑料、賽璐璐等其他材料鑲嵌成大小適中的圓點圖案、點、線(直線和曲線兩種)、面有機地結合,黑、黃、紅、白等對比色條協調地搭配,打磨後的刀柄五彩繽紛,圖案精緻。
腰刀的刀鞘用黃銅或不繡鋼或白鐵製成,有的刀鞘側又有一小鞘,用來裝插銅或銀製的鑷子。鞘上裝飾有箍,一般多黃鞘黃箍、黃鞘白箍和白鞘黃箍,亦或銅鞘銀箍,箍為三道或五道,箍上飾以二方連續或水波紋紋樣,異常精美。整體看,腰刀造型獨特雅致,色彩鮮明亮麗,圖案裝飾古樸,渾然一體,集造型、色彩、紋樣於一身,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從使用價值目飾以金、銀藏把玩、欣賞刀;又有粗獷、豪放,具實用價值的實用刀,還有集收藏價值和實用價值於一體的景泰藍工藝枴杖箭等新式腰刀,鑲嵌有各色花卉紋樣,精美絕倫。關於保安腰刀,還有兩個動人的傳說故事。
一個傳說是關於「波日季」腰刀。據傳,很久以前,保安族居住在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人們過著祥和、幸福的生活,可是不知從何時起,村莊裡開始三天兩頭地失蹤姑娘,人們的生活蒙上了陰影。村子裡有個名叫哈克木的年青鐵匠,一心想為民除害,可是怎麼也砍不死魔鬼。一天晚上,哈克木夢見一白鬍子老者,教給了他制服魔鬼的辦法。
第二天,哈克木就按照老者的吩咐,仿照天池西邊一棵老樹樹葉的形狀打造了一把名叫「波日季」的刀子,並在刀面上刻上了此樹葉的圖案。果然,哈克木拿著這把「波日季」的刀制服了魔鬼,解救了被魔鬼擄掠去的姑娘,保安族村莊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人們為了紀念勇敢的哈克木,保留了「波日季」刀的式樣,沿襲至今。另一個傳說是關於保安腰刀刀面上的「一把手」圖案的。傳說保安族有一位技藝高超的鐵匠,他打造的腰刀遠近聞名。
鐵匠為人正直,心地善良,常以打刀掙得的錢物接濟貧苦鄉親,贏得了鄉親的擁戴。這引起了當地富豪的不滿與嫉恨,他們競殘忍地砍去他的右手,使他不能再做刀子。
後來的鐵匠為了紀念這位剛正不阿的匠人,就在最好看的腰刀刀面上刻上了一個五指併攏的「一把手」圖案,現在這個圖案已被國家輕工業部定為保安腰刀出口的統一標誌。兩個動人的傳說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保安腰刀在保安族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時,也記載了保安族鐵匠製作保安腰刀所經歷的坎坷與磨難。
從保安腰刀從生產生活實用品發展到兼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過程,我們可以體會到,保安族人民把對美的追求打造在與El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用品上,並且將動人的傳說故事以圖案的形式銹刻在腰刀刀面上,反映了保安腰刀所具有的獨特文化內涵與保安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可以說,保安族是一個追求真、善、美的民族,是一個崇高勇敢、正直、不畏強暴的惟美民族。
相關內容: 保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