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經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種文明圖騰和象徵,它讓保安族的文化傳承歷史在浩如煙海的民族民間文化中走過了一段艱辛而又不乏光環的苦旅。然而,在市場經濟成為一種歷史潮流和時代最強音的今天,保安腰刀卻面臨著一種令人擔憂的尷尬。
在2006年6月10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日前夕,作為保安族最具代表性的保安腰刀的鍛制技藝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從文化傳承和保護的角度講,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保安腰刀的保護現狀並非十分樂觀。
保安族與保安腰刀
「知道保安族這個優秀而奇特的民族的人也許不少,但真正瞭解其族緣和歷史傳承的人可能並不多。」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馬成告訴記者。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保安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民族中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據國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國的保安族人口已達到1.65萬,而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就佔到了全國保安族總人口的近90%。
保安腰刀的產生和發展一直伴隨著保安族的發展歷史,體現著保安族人的勤勞智慧和審美意識。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傳統工藝品,保安腰刀以其精湛的製造工藝、豐富奇特的文化內涵、完美精緻的造型以及經久耐用、物美價廉的特點而享譽海內外,與新疆的英吉莎小刀、雲南的阿昌刀齊名天下。一位專門研究保安族和保安腰刀的專家告訴記者,要想真正瞭解保安腰刀,不能不瞭解保安族的民族變遷。
甘肅省文化廳廳長馬少青不僅是一位地道的保安族人,同時也是保安族族源問題的潛心研究者。他說,關於保安族的族源之說,在學術界眾說紛紜。一種是以蒙古人為主的說法,另一種是回族為主的說法,第三種是以色目人為主的說法。第三種觀點的支撐是,保安族以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與回、藏、蒙、土等民族長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馬少青比較贊成這種說法,他認為這種觀點較可信,並且尊重了本民族的意願,也與各種歷史傳說、語言特色、人種特徵以及生活習俗等相吻合。
保安族族源問題也許仍是今後一個時期進行研究探討的話題,但也許就是這樣一個複雜變遷的歷史軌跡,才讓保安腰刀蒙上了一層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神秘色彩。
曾經的輝煌
保安腰刀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長期以來,保安族人民用自己獨特的冶鐵技術創造了燦爛的腰刀文化。新中國成立前,保安族貧苦農民為了謀生,男子大多從事副業,冶鐵手工業是其主要項目之一。
據大河家鎮一位年長的保安族老匠人講,那時高趙李家村共有100多戶人家,其中鐵匠佔到全村人口的一半左右,有的一戶人家就有兩個鐵匠,甚至一家幾代人都從事冶鐵手工業。到1949年,高趙李家村的男人幾乎全部是鐵匠。他說,冶鐵技術的傳授,大都是父子相傳,技術高超的匠人才收學徒。冶鐵的匠人,大部分是半年耕種,半年打鐵,農忙時務農,農閒時打鐵。只有少數人完全脫離農業生產。
也許正是在這樣一個獨特而又頗具民族文化內涵的環境氛圍的作用與刺激下,1957年,當時的地方政府就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組織起來,在大河家鎮建立了刀具廠,並開始成批生產保安腰刀。其後,隨著保安腰刀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逐漸暢銷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西藏、內蒙古、雲南等地,有的還遠銷我國港澳地區及日本、印度、沙特、尼泊爾及西歐各國。
相關內容: 保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