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寫暮春花落開始,殘紅難覓結束

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寫暮春花落開始,殘紅難覓結束

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寫暮春花落開始,殘紅難覓結束

古代典籍

吳文英(約1200年—約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南宋詞人。吳文英作為南宋詞壇大家,在詞壇流派的開創和發展上,有比較高的地位,流傳下來的詞達340首,對後世詞壇有較大的影響。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吳文英的《望江南·三月暮》,一起來看看吧!

望江南·三月暮

吳文英 〔宋代〕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開篇「三月暮,花落更情濃」兩句即點明時節,在暮春三月,紅花落去,春光將盡,詞人對春天的喜愛愈加濃烈。在這裡,詞人沒有描寫對春天草長鶯飛、奼紫嫣紅的喜愛,而是通過殘花飄零來強調自己對春天的不捨。越是生離死別,感情就越是濃烈,詞人深諳其中道理,僅僅「花落更情濃」一句就把春逝心悲刻畫得人木三分,比那些光用「愁」、「哀」、「憐」等膚淺字詞雕琢詞表的詞作要深刻、厚重得多。

「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佳人離去,鞦韆空掛,唯見一輪明月懸在朗朗星空中。繫在岸邊楊柳旁的馬兒,可能因為等候主人的時間太長了,不禁迎著緩緩的春風嘶鳴起來。岸邊的畫船空寂無人,隨著水波上下起伏。這三句刻畫了一幅春夜湖邊楊柳圖。

「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綠陰中。」房中銀燭明亮,宿燕徑直飛到簷下休息,綠蔭中黃鶯的啼鳴婉轉動聽。這裡化用了溫庭筠《池塘七夕》詩中「銀燭有光妨宿燕」的句意,暗喻佳人盼郎、郎卻不歸的孤獨淒寂。流鶯啼囀,讓孤獨的人兒更加心傷,這裡烘托出佳人孤棲獨處、彷徨憂傷的心境。

最後一句「無處覓殘紅」,落花流水,殘紅難覓,對應上闋的「花落」。也有聚散匆匆、幽期難定的無奈,最後以佳人的無邊悵惘哀愁收束全文。

從整首詞來看,詞人以寫暮春花落開始,以殘紅難覓結束,首尾呼應,結構完美。另外,上闋寫暮春空景,卻暗含男女情事。下闋寫空閨獨守,卻又穿插春景。整首詞詞句雖短,但是暮春景色、男歡女愛兩不誤,最後,以悲春傷時寓意歡愉易逝,猶有餘情未了,回味無窮。

相關內容: 吳文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