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今湖南省衡陽市)人。明遺民。明末清初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唐甄並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王夫之的《更漏子·本意》,一起來看看吧!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
斜月橫,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
「斜月橫,疏星炯」是環境描寫,烘托出悲涼的氛圍,也為下文作鋪墊。有漏壺滴水聲、霜葉墜落聲和秋蟲的鳴叫聲。襯托秋夜的漫長和寂靜,藉以表達作者內心的孤寂難平。表達了憂國憂民之情。「雙眸未易扃」則可以看出此時作者的狀態是心緒不寧,難以入睡的。「雙眸未易扃」與「不道秋宵真永」前後呼應,正是作者徹夜難眠,才感到秋夜漫長。
結構上,承上啟下,與上文的外在環境的淒清相應和,為下文抒壯志未酬和憂國憂民之情作鋪墊。
「薄酒何曾得醉!」這句話是定語後置句,詞人借酒消愁,卻不能醉。原因在於他心憂天下。通過「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這些詩句,表達了憂國憂民情,表達了反清復明壯志未酬之情。通過「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詞人愁之重、深。
全詞格式工整對仗,上片寫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長夜難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於憂國憂民的情懷,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懷。本詞中寫長夜不能入睡,為更漏聲所惱。末三句感懷家國身世,更覺情意深摯,含蘊不盡。
相關內容: 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