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代表作之一:賞析《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吳文英代表作之一:賞析《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吳文英代表作之一:賞析《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古代典籍

吳文英的經典作之一:《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宋代:吳文英

夢醒芙蓉。風簷近、渾疑佩玉丁東。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小黃昏,紺雲暮合,不見征鴻。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行雲遠,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譯文

從睡夢中醒來,看到盛開的芙蓉花。屋簷的近處,風鈴聲使人以為是美人的佩玉叮咚之聲。自與所愛之人別過後,山流水,彷彿都存有她的影子。宋玉悲秋,大概與秋花一樣消瘦。黃昏時,天青色的雲彩聚集起來,而征鴻卻始終沒有出現。

唐朝柳渾當年因自己年老而讓愛妾琴客另他人,燕子樓的舊跡尚可辨認,夕陽照著人已離去之空樓。夜深了,懷念愛人的心思更甚,燈外的破牆有蟋蟀在哀鳴。夜裡江冷,楓葉不願被風吹被有情人在葉上題詩隨水漂流而去。去妾已遠,料想那淡掃娥眉的美人正在清寒而明亮的秋月月光的照射之下。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為追憶逝去的愛妾所作,因此妾去在夏秋之際,所以每當此季,作者的思念之情便愈重,此詞便是這種情結的顯露。

「夢醒芙蓉。風簷近、渾疑佩玉丁東。」三句描寫詞人睡夢中被風簷間鐵馬之聲 驚醒,還以為是所思之人的佩玉丁東作響呢!「芙蓉」用在這裡藉以點明時令亦為詞句增添了色彩。「佩玉丁東」不僅令人聯想到玉珮和鳴的清脆的音響,而且還可由此及於佩帶此玉之人。「已聞佩響知腰細」,詞人所思之人一定是非常美麗。開篇幾句就語簡意豐地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美妙畫卷。

「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一韻,見景思人,寫惜別之情。門前的青山綠水,都引發對去姬行蹤的懷戀之情。「都是」二字,形容思念之深,映入眼簾的一切景象,都能勾起對愛姬的惜別之情。這裡可能就他們分手之處,當時離別的行蹤,念念不忘。

山靜止不動以喻居者,流水一去不返而喻行者。綠水青山,詞人獨尋遺跡,這又是另一幅圖畫。這兩幅畫面其實表現的都是詞人的相思之苦。由此引出了「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兩句。詞人借用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來形容宋玉。宋玉有悲秋之賦,今日「我」的痛苦,比宋玉悲秋更苦,這是更進一層的寫法。襯出對去姬懷戀的苦衷。作者喜用「瘦」字,如:「淚鴻怨角,空教人瘦」(《瑞龍吟》);「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夜遊宮》);「詩清月瘦昏黃」(《高陽台》)。這大概受李清照名句「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綠肥紅瘦」(《如夢令》)的影響。

「小黃昏,紺雲暮合,不見征鴻」一韻,黃昏將近,暮雲滿天,天色已晚,但仍不見鴻雁傳書。征鴻」照應前面的「秋」字,此句也暗示去妾毫無音訊。詞中沒有寫自己,但和「翠微流水」二句一樣,在這個沉寂的畫面中是有一位懷著無限企盼之情的主人公的。這寫景的三句更進一步補足上面所說的「賦情之苦」。

詞的上片,從夢醒至黃昏,終日思念去妾,依依惜別、望歸之情,滲透紙上。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一韻,承上回溯愛妾初去之時,如今燕泥舊跡猶存,但已人去樓空了。一個「認」字,寫出對去妾的念念不忘。「返照」與上片「黃昏」相應。此韻用顧況《宜城放琴客歌》典故,隱示作者蘇州去妾之事。

「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一韻寫今情。夜深人靜,心事重重,室外破牆根下,蟋蟀哀鳴。一個「哀」字,反襯心事的哀苦。「夜闌」,夜深,「敗壁」點明自己生活潦倒,「寒蛩」點明時令。思人之苦,夜深愈甚,簫瑟的秋風吹進敗壁,送來了寒蛩之聲 ,這更增加了淒涼的氣氛。從這兩句的描述彷彿可以看到如豆的燈光照著這位不能入睡的詞人,燈影之外卻是殘牆敗壁以及寒蛩交 鳴的漆黑的田野。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一韻,承上進一步寫「夜闌心事」。由秋楓葉落聯想到紅葉題詩故事。這是唐代盛傳的良緣巧合的傳說。唐宣宗時,舍人盧渥偶從御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面題有絕句一首,他就收藏在箱子裡。後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前往擇配,恰巧選中題詩者,婚後,宮女在箱中發現紅葉,盧渥方知題詩者就是他的妻子。(見范攄《雲溪議》卷十)這個典故本極平常,作者用一「怕」字,反其意而用之,完全融入個人愛情悲劇。詞人用了「怨落」一詞,給楓葉塗上了幾許感情色彩。從「落楓」又進一步聯想到怨女傳情時的紅葉題詩。去妾恐怕也會在紅葉上題詩表達對詞人的思念吧?結句由揣測進一步料想,語氣也愈趨肯。

「行雲遠,料淡蛾人在,秋香月中」一韻,寫去姬遠在月中。「行雲遠」用陽台典故,暗示去妾已遠。「淡蛾人」指去妾,張祜有「淡掃蛾眉朝至尊」之句用來形容美麗的虢國夫人,這裡是作者借用來形容去妾。這裡連用「行雲」、「淡蛾」,暗喻去姬,引發讀者聯想美女的形象。詞人沒有直敘而只是描繪了一幅清冷悲涼的畫面,行雲漸遠,美麗的去妾在清寒而明亮的秋月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兩人相隔,如人間天上,一個「遠」字,寫出作者相思的悵惘之情。結尾畫面淒美,悲徊無已。

詞的下片重點描繪作者的「夜闌心事」,「哀蛩」、「怨落」,把昆蟲、植物擬人化,又活用紅葉題詩典故,都反射出作者對去姬思念之深,懷戀之切。

總評

這首詞描繪作者終日思念去姬的心緒,在藝術手法上有兩點較為突出。

一是見景生情:清晨夢醒,聽風聲、水聲、觀秋花,處處都引發惜別之情。又「小黃昏、紺雲暮合」夕陽西下,不見傳來書信,內心何其失望與惆悵。由「燈外敗壁哀恐」,攪擾「夜闌心事」。見到月中桂樹,聯想到「行雲遠」人在月中。情景相融,意境優美。

二是活用典故:如「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用一層寫法,自己懷人之苦,甚於宋玉悲秋。又如「宜城當時放客」,用顧況詩意自喻蘇州去妾之事,亦較自然。又如以紅葉題詩之典,加一「怕」字,境界耐人體味。尾韻暗用楚王與神女相會之事以及嫦娥奔月故事,與作者思念去姬之情,也較吻合。

相關內容: 吳文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