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字少府,唐代詩人,與王昌齡是同榜進士,但在仕途上並不如意,長期過著漫遊隱居的生活。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常建所作的《三日尋李九莊》吧。
人生難得清閒,其實是一句比較矯情的話語,畢竟時間就像擠奶,擠一擠總還是會有的。紅塵俗事,真正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越沉迷越無助,終究會身受累,心成空。
偶爾忘卻世間一切,學一學孔聖人所嚮往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豈不快哉?可惜,世人愚昧,沉淪慾海,難以回頭,卻愛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這或許倒是因由,也成為世人常常使用借口,末路回首,彼岸曾經如此相近。人生難過,恐怕其實只是:手已拿起,心難放下!
《三日尋李九莊》
【唐】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
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門前溪水流。
詩題中的三日,指的是上巳節,古人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期,魏晉以後,通常固定為三月初三。每逢此日,呼朋喚友,聚眾遊玩,尋歡作樂。如晉人潘尼在《三月三日洛水》詩中所寫:「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旂。」
詩中所有樂趣,全在一個「尋」字裡包含著,所有的行動都囊括其中。詩人尋訪的對象叫「李九」,沒有具體描寫名字,只是按照慣例稱其族內排位。根據「莊」所記載,李九居住方位應在城郊野外,符合其隱逸之士的形象。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詩人遊興大發,甚至不顧當時環境不算太好,正巧春雨初歇時分,周圍一片濕漉漉的潤澤狀態,就興致勃勃地前往尋找友人。他出發的地點是東渡頭,但見渡口旁邊的楊柳林被春雨淋過之後,顯得綠意蔥蘢,煥發無限生機。
乘船前往途中,詩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不由自主地回想史載盛景。此處,詩人自然而然地引導而出與「書聖」王羲之有關的「山陰蘭亭會」之盛況:「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蘭亭集序》)。追慕過往,百感交集。
同樣的日子,不一樣的場面,這一切都只能形成於詩人的腦海內,全靠想像發揮。那些精彩的時光,可能永遠留駐於歷史的史冊,再難浮現當世,不能親身參與,更多遺憾。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沒有明說的原因,才造成今日詩人腳踏泥濘也要去尋訪友人的雅興。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故人當然指的是李九,由於常來常往的緣故,詩人對友人居住周邊環境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分外熟悉。誇張一點兒說,簡直閉上眼睛都能找到其家門,因為溪水正好流過他的門口。
在這裡,需要注意「桃花岸」這個說法,因為既可以理解為具體描寫的現實環境,也可以當作典故的巧妙演繹。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後來者無不神思嚮往之,如張旭《桃花磯》寫道:「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如果通過比較,就很可以直觀察覺兩者,機杼雖同,意趣各異。雖然都化用桃花源這個典故,張旭詩句以問話收結,搖曳多姿,餘韻悠長,使人起尋根究底之興;而常建在此,看似平鋪直敘,卻化用無形之間,妙在以實襯虛,更見酣暢淋漓情致。
詩人在前兩句之中,大肆描繪起興之舉動,而在後兩句之內,筆觸安排愈見構思,極盡想像場景,深化詩題之中那個「尋」字。有人以為此「尋」為對不可知地方的查詢,則曲解了,蓋因末尾句首點明「故人」二字,則是老朋友矣,何來不識路徑一說。不然,又如何知道溪流會「直到門前」呢?
至此,我們可知詩人之「尋」當為「老馬識途」之再次尋訪。全詩洋溢著對隱逸林泉之下生活的讚美和神往,無論是「蘭亭集會」,抑或是「桃花源記」,都巧妙化用無痕,在現實和歷史裡靈活轉換,虛實相生,增添無窮意趣,愈加雋永,耐人回味。
相關內容: 常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