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所作,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所作,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所作,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古代典籍

常建,字少府,唐代詩人,與王昌齡是同榜進士,但在仕途上並不如意,長期過著漫遊隱居的生活。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常建所作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吧。

在中國古代,詩歌是人們抒發情感的最好方式,是寄寫心靈的最好依托,人們借詩歌讚揚、諷刺、抒情、甚至表達愛慕!短短幾十個字,表達出來的意義卻是無比深遠!可以說詩歌文化,影響了我國整個古典文學的發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

特別是唐朝時期,詩歌風氣盛行,大批的名詩名作湧現世間,成為傳世佳作的詩歌不計其數,而那些詩作方面的人才,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空降於唐朝時期,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等。

但也有一些名氣不大,甚至無名士的某篇詩詞那也是傳唱古今的經典之作!比如張若虛就有有被稱作「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落榜生張繼寫的傳誦了千年的失眠詩《楓橋夜泊》,再有就是生卒年、字號均不詳,只知道他是唐代詩人的常建,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技壓群雄、名垂千古!

常建是真正的「隱士」,與世隔絕於山林幽境,處世低調,新舊《唐書》均無其傳,字號不明,只有幾十首詩流傳於世。後來,經考證才知道他是生活在玄宗、肅宗時代的詩人,與王昌齡同榜登科(開元十五年,即727年),且有交往(有《宿王昌齡隱居》一詩為證)。

常建雖然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卻一直宦途不順,沉淪失意。他耿介自守,不和名場通聲氣,交遊中無達官貴人,文字唱酬,除王昌齡外也無知名之士。他一生流連於山水之間,過著游離的生活。或者正因為這樣,常建的詩大都能寫得脫離凡俗,仙氣十足,如他那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就好評如潮,深得後來者欣賞。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這是一首歌詠寺院與山水風光的五言律詩。「題」,題詠,題詩,破山寺即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因寺在破龍潤旁,故又稱「破山寺」。唐鹹通九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本詩通過寫山林的鬱鬱蔥蔥與寺院佛門的幽靜美好,表達了詩人嚮往這種遠離塵世喧囂,沉醉山水的隱逸生活。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後禪房四周的環境。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蔥蘢,令人心曠神怡。

這裡,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首聯是寫後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畫打下了基礎。

頷聯「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兩句,贏得後代不少人們的讚賞。原來從佛殿往後面禪房的通道是 一條兩旁長滿了修竹的小徑,這條小徑向前伸展,一直到了一個幽靜的去處,這就是破山寺後面的禪房。

「禪房」,也稱「寮房」,是僧侶們的住所。這裡和前面佛殿裡的景象又大不相同了,前面的佛殿裡,通常是顯得森嚴肅穆,香煙繚繞;而僧侶們的生活處所,卻是由一條夾竹小徑連接著的花木叢中。

一個「深」字,道出了禪房周圍的花木之多。這樣的生活環境對於在此修身養性的出家人來說真是太合適了,真是可以「忘卻世間煩惱事,修得來世正果身。」

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明媚的山光使鳥兒更加歡悅,清澈的潭水令人爽神淨心。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怡然自樂,實際上是詩人心情愉悅地反映。潭水空明,也是詩人寧靜的內心感受。

據《維摩經·方便品》記載,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也就是精神上極為純淨怡悅。顯然,常建在看到此番景象後,放佛領悟到了佛家禪悅的奧妙,擺脫了塵世間的一切煩惱。這裡,「悅」和「空」二字用得最妙,是神來之筆。寫出了林中之鳥的無比快樂,以及詩人內心的潔淨澄明。

尾聯「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兩句以聲襯靜,通過靜中有聲,愈顯其靜的描繪,突出意中之「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萬籟此俱寂」是詩人雜念消除淨盡,「心與境寂」 的具體表現。

在後禪院中的詩人,由「潭影」觸悟而雜念消除,此時此刻又使詩人感到萬籟俱寂,也就是客觀世界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而此時的內心也是萬念俱寂。但萬籟俱寂,尚不足以創造靜境、表現靜趣,因為靜到沒有任何音響的靜境,是一片死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不寒而慄。

詩人深知「寂處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詩意的靜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現自 己的意中之靜,所以詩人用「但余鐘磬音」作結。詩人在這裡十分成功地 創造了一種富於靜趣的靜境,同時那種難以表現的詩人的意中之靜,也由 此而充分表露。這就是以聲顯靜的創造幽靜的詩歌意境的藝術手法。

該詩文筆自然,構思巧妙,意境悠遠,語言樸實,善於變通格律,讀來頗有韻味。詩人借歌詠禪院來抒發閒適的心情,開始寫晨遊山寺,結尾抒發讚美超脫之情,看似分別寫景、抒情,實際上別有用意。

「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這是唐代文學家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對常建詩歌藝術特點的評價。

相關內容: 常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