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看牡丹》劉禹錫所作,使人內心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之感

《飲酒看牡丹》劉禹錫所作,使人內心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之感

《飲酒看牡丹》劉禹錫所作,使人內心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之感

古代典籍

劉禹錫,字夢得,號廬山人,唐朝文學家,被譽為「詩豪」,他的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十分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劉禹錫所作的《飲酒看牡丹》吧。

詩人與花之間,有著述說不清親密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融合在一起,源自於精神上的密切性,使詩人筆下的花兒更加富於理性與神性。

世間每一朵靈性的花,都應該對應著一個感性的人,就像夜空裡的星星,無時無刻不在撫慰著我們的魂靈。

玄都觀裡賞桃花,「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唐朝詩人劉禹錫,每一朵綻放著桃花裡,都寫滿了屬於真正文人士子的倔強和堅持。

我們今天所賞的花不是花,而是詩人的風骨與正義;我們今天所讀的詩不僅是詩,更是詩人滿腔抱負和理想。

《飲酒看牡丹》

【唐】劉禹錫

今日花前飲,

甘心醉數杯。

但愁花有語,

不為老人開。

《飲酒看牡丹》又名《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仕途坎坷,人生起伏,跌宕之間,歲月流逝。當我們回首往事,還記得多少曾經?

夢得今日沒有夢,一生時光都泛黃。所有風中開放的記憶,且付流水春風。若有人還能回味,且舉杯大醉三日,不讓白雪染黑髮。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杯」,時至今時今日,來到盛開的牡丹花的面前,再也難以給心情下禁令,還是敞開胸襟,放懷暢飲;我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多喝上幾杯,哪怕別人說是過於貪杯也不怕,寧願人醉,不願心碎。

越是強調什麼,越是難以忘懷。詩人之所以在開頭點明「今日」,卻在背後潛藏著無法述說的含義,那就是自身其實是無時無刻不在緬懷往事,所有的日子並不曾遠離,一直縈繞在內心深處。

不到傷心處,何必流眼淚。直到今天,面對盛開鮮花,回首過往,他才不情不願地自我放棄。如果一切都早已放下,詩人又如何「醉數杯」?明面上說著「甘心」,實質上唯有不甘心,所以才會在人前買醉。

「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每一朵鮮花的綻放,不僅僅在亮麗著世界,而且也在傳遞著內心的「花語」。牡丹花不僅代表著富貴,其豐腴的身姿和飽滿的情緒,洋溢著生命的鮮活張力。

可惜,此身已老的詩人,與此對比何等鮮明。旺盛和衰敗,豐滿與凋殘,生命交替的殘酷性,無不向人昭示著自然法則的冷漠。誰也逃不脫,死亡的漩渦,一個接一個。

此時,我們看到最後一句「不為老人開」,由不得會去深想:那些充滿青春氣息的「花兒」,或許,不會單純指向自然界,可能還會包括馥郁芬芳的「人兒」。腦海裡浮現「人不風流枉少年」,不然,花之語,為何避開了老人呢?

詩人的無奈面孔,簡直是栩栩如生。在這副充滿了情緒化的模樣裡,卻無端使人在內心裡面生發出來一種深深的無力之感。

在看似俏皮的語境之中,詩人用明白如話的惋惜口吻,不由自主地令我們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其令人永遠也沒有辦法可以掌控的絕望,「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或許,蒼天就是這麼喜愛捉弄於人。

沒有辦法把握的,就坦然選擇放棄,無論是自然,或者是人生。

相關內容: 劉禹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