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字夢得,號廬山人,唐朝文學家,被譽為「詩豪」,他的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十分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劉禹錫所作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吧。
劉禹錫是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詩豪」這個美名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劉禹錫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詩豪」這個詞,很清楚地說明了劉禹錫寫的詩,詩風豪氣,雄健,以及他為人的豪氣干雲。他的豪氣廣泛存在於他的作品當中,我們閱讀他的詩文時,就很容易感受到他的「豪」。
筆下的文字,無論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晴",抑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都有一種雋永脫俗的魅力,令人品味再三,百讀不厭。 如果說,李白的豪氣,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放之氣,那麼劉禹錫的豪氣,就是"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昂揚之氣。
劉禹錫也積極入世,有兼濟天下度蒼生的理想,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貞元九年考取進士,任監察御史等職。由於他對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曾參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人生坎坷,多次受貶,因此,劉禹錫的一生,很多時候「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若按照貶謫時間來算,大唐第一刺頭兒劉禹錫絕對可以上榜。
唐敬宗寶歷二年(公元826年),被貶了二十三之久的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相遇。武林高手見面,總免不了切磋武功。這兩位大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一個是詩豪,一個是詩魔,相隔多年未見的好友,在揚州初逢,往事歷歷在目,有著類似經歷的二人心心相惜,以寫詩唱和方式來切磋技藝。
白居易率先作《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意思是:你為我拿過酒杯添滿酒同飲共醉,我們一起執著擊打盤子唱著歌。雖然你詩才堪稱國手,卻也只能這般,命運如此也無可奈何。抬頭看到的人都風光無限而你卻獨守這漫長的寂寞,滿朝官員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唯獨你蹉跎了光陰。我也知曉有才的人必定會被其才氣所連累,但是你這二十三年也消損的太多了吧。
白居易的這首詩中充滿了對友人的憐惜與同情。如此憤慨的語言深深觸動了劉禹錫,於是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回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說,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這首詩的首聯「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劉禹錫對自己被貶日子的一個總結,劉禹錫在一個淒涼的巴山楚水之地已經呆了有23年之久了。
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引用兩個典故,一個是聞笛賦,指的是西晉向秀的《思舊賦》,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另外一個就是爛柯人,據《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到兩個仙人下棋,棋局終了時回到村裡,發現已經過了百年,物是人非。劉禹錫使用這兩個典故,是用來懷念已經離世的友人,同時感歎滄海桑田,人事變幻,恍如隔世,表達了作者沉重的心情。
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但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此兩句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坦然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
尾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則是劉禹錫對白居易的答謝之意,也是對未來期望的描寫。
綜觀劉禹錫的一生,雖然常被貶官,身處逆境,但不哀傷消沉;既有積極進取的銳氣,又有開朗豁達的心態。因此,他的血脈中,迴響著洛河的濤聲;他的腦海中,沉澱著龍門山的厚重。所以,他聰慧、達觀、堅忍、豪邁,官場逐獵,詩國馳騁,豪氣沖天,行走人間。這一點,值得古代人學習,更值得現代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