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乳名繩權,號清風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圍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黃文節、豫章先生。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的詩,被蘇軾稱為「山谷體」。黃庭堅的書法獨樹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書法家蘇軾、米芾和蔡襄齊名,世稱為「宋四家」。在文學界,黃庭堅生前與蘇軾齊名,時稱「蘇黃」。作品有《山谷詞》《豫章黃先生文集》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黃庭堅的《弈棋二首呈任公漸》,一起來看看吧!
弈棋二首呈任公漸
黃庭堅〔宋代〕
偶無公事負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
簿書堆積塵生案,車馬淹留客在門。
戰勝將驕疑必敗,果然終取敵兵翻。
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校兩棋。
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東一目誠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
第一首詩描寫作者坐隱手談之樂,第二首表現與友人對弈之趣,這組詩是作者以下棋為題材描摹下圍棋時心無旁騖、全力爭勝的忘我狀態。組詩對於下棋刻畫入微並形中見神,富有寄托,寓言外之意,發人深思極費匠心。
其一
首聯負字用得頗妙,負是辜負的意思,平日為案牘勞形的人偶爾無事就大白天下盤棋,確實有點辜負了大好時光,但卻也是一種自嘲,有忙裡偷閒的意趣。
頷聯「坐隱」和「手談」兩個動作表達出下棋的快樂,而這種快樂超過了真正的巖穴隱居,更勝過和那些庸俗的人閒扯空談。
頸聯側面寫出了兩人對弈時間之久,對弈之入迷,對弈之旗鼓相當,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兩人下棋,書本桌子都堆滿了灰塵,哪怕客人在外等候多時也全不理會,照應了頷聯的坐隱,體現二人下棋渾然忘我。說是「偶無公事」,其實是下起棋來忘記了時間,公文堆積,客人門外等著,還真是誤事了。
最後的尾聯可謂神來之筆,把之前的下棋岑寂徒然打破,有慨歎有議論,並且從下棋中總結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他一邊下棋,一邊在留心棋給人的啟示,又想起了在棋盤上「驕兵必敗」「多疑必失」的道理也是適用的。是一種告誡,也是一種自我提醒。而最後把對手打敗更是淋漓盡致,如釋重負,快哉爽哉。
其二
首聯又是自己沒用公事,朋友正好休息,大好機會,於是在席上定要好好較量一番!照應了題目,又為下面的描述下棋展開舖墊。
頷聯「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這是會下棋的人才能寫出的妙句。這是一個靜靜的棋手的形象,前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蛛絲來形容棋手心思縝密,偌大的棋盤被比作蒼空,在這棋盤中自然處處都要極其細心。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棋手仍在思考,他的思路像細細的蛛絲一樣,在浩淼的天空中飄蕩,希望能夠尋到明晰的答案。這是何等奇特的比喻!而第二句,則用了《莊子》中佝僂承蟬的典故。一個用竹竿粘「知了」的老人,其拿手好戲是能在這時屏住呼吸,伸出的手就像枯枝一樣。「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而正在下棋的棋手,也正是這樣地一動不動,全神貫注。在這一剎那時間似乎也停滯了。這告訴我們專心致志地從事於一件事,就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這一聯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我們彷彿在靜靜地看到了下棋人思想的活動。
還有更妙的頸聯,「湘東一目」,是說一位被封為「湘東王」而又是一隻眼的貴族。歷史上有兩位有點名氣的「湘東王」,一位是南朝·宋的劉彧,後來他成為宋明帝。他的棋下得很差,下棋常常要「去格八九道」。著名棋手王抗常常調侃他,說您的飛棋(圍棋術語,相當於馬走日),我是絕不敢斷您的。結果宋明帝一直以為自己的棋下得很好。另一位是稍後的梁元帝蕭繹,他在當上皇帝之前被封為「湘東王」,擔任荊州刺史。他自幼瞎了一隻眼睛,看來「湘東一目」說的是他。這一典故在這裡用得實在巧妙,圍棋需要兩眼才能成活,「一目」就只能等死了。而筆鋒突然一轉,說天下從中間劃分下去尚且可以把握。也就是說邊角一目不成活,但如果把握中盤,還是很有希望的。從中我們看到黃魯直的豁達和大氣,這裡可能多少也有受到其恩師蘇東坡的影響,我們感受到一種捨得的瀟灑和對全局把握的自信,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這首詩或許是黃魯直借下棋來勸勉友人任漸要對將來的大局充滿希望,不要偏安一隅,更要學會甘願去捨棄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
最後黃庭堅是在感歎,確實,圍棋是這樣吸引人,時光是一點點地過去,就是最珍惜時光的讀書人,也幾乎將時間忘記了,一眨眼,就已經是深夜了……。這句用了反問的語氣,愛不要理解為愛惜,應理解為吝惜,也就是說不要總認為我們這些讀書人特別吝惜時間來讀書處理政務,如果是抽空來下盤棋,還是完全捨得的,哪怕忘了時間,這正好與上面豁達樂觀的格調相一致。
總評
兩首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自己與棋友對弈的情景。他認為圍棋比山水之樂更具魅力,也勝過與凡夫俗子聊天。對局者一心專注在棋盤上,以至忘記時間。前人評日:「較勝負於一著,與王荊公措意異矣。」即是說,黃庭堅下棋時把握最為關鍵一步的態度,與王安石處處用心,步步為營的態度是恰恰大不相同的。
相關內容: 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