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樂器四胡簡介 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樂器之一

蒙古族樂器四胡簡介 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樂器之一

蒙古族樂器四胡簡介 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樂器之一

歷史名人簡介

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四胡

音樂是蒙古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四胡就是蒙古音樂的靈魂所在。蒙古四胡形制和漢族地區的四胡相同,但卻是蒙古族特有的樂器。四胡長期在蒙古族民間流傳,也湧現出許多技藝精湛的演奏家。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稱大四胡或好來寶四胡,廣泛流行於內蒙古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牧區的低音四胡,為便於馬上攜帶,琴身可拆裝,即琴筒、兩截琴桿、弦軸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刳制而成圓筒或八角圓筒形,前口蒙以羊皮或牛皮,後端敞口。琴桿與琴筒同木而制,弓桿較短,兩端縛以馬尾。

演奏低音四胡,將琴筒置於左腿根部,琴頭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主要用左手食指、無名指第二關節處按弦,有時用中指或無名指的指甲從弦下頂弦來代替按弦,還不時從弦下彈弦,小指多用來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顫音等技巧。

除卻上述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彈撥裡弦配合右手弓桿敲擊琴筒,也經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輕彈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彈弦,這些都是四胡獨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發音圓潤優美,音色渾厚深沉,是蒙古族說唱音樂伴奏、民族器樂合奏中重要低音拉絃樂器。

中音四胡

中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圓筒形,用薄黃銅板卷焊而成,筒長16厘米、直徑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為面,筒口外用銅箍緊固,筒後端敞口,口內設銅製邊框。琴頭琴桿用一整塊紅木或柴檀木製作,全長90厘米。琴頭平頂,上置四軸,張有四條絲絃或銅弦,細竹系兩束馬尾為弓,弓長68厘米。

演奏姿勢、方法和技巧,均與低音四胡相同。音色圓潤、明亮,可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或為說書、演唱等說唱音樂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樂合奏中的主要中音樂器。它常和高音四胡一起重奏,並與高音四胡、馬頭琴、三弦、火不思等樂器合奏。

高音四胡

高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又稱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間小四胡的基礎上改制而成。音色清脆,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民間的小四胡,琴筒竹或木製,呈圓筒形或八方筒形,四軸、四弦,張羊腸弦或絲絃,音色較粗獷。高音四胡的音質清亮,透明,聲音穿透力強,很有特點。既可演奏緩慢,抒情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潑、輕快的技巧性樂段。

20世紀60年代,四胡演奏家孫良、朝魯和制琴技師張純華等人合作,在民間小四胡的基礎上,參照低音四胡和中音四胡的規格,將高音四胡統一為現有形制:琴筒呈八方筒形,用八塊硬木薄板拼粘而成,筒長14厘米,前口蒙蟒皮或薄牛皮為面,面徑(對角)9厘米。琴桿用硬木製作,全長80厘米,琴頭平頂,上置四軸,軸長17厘米。皮面上置有琴馬,張四條鋼絲絃。細竹系兩束馬尾為弓,弓長78厘米。

相關內容: 蒙古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