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國畫代表人物簡介:南宋畫家夏圭

歷代國畫代表人物簡介:南宋畫家夏圭

歷代國畫代表人物簡介:南宋畫家夏圭

歷史名人簡介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歷代國畫代表人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夏圭[guī](生卒年不詳),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繪畫大師。「南宋四家」之一,早年畫人物,後來以山水著稱。他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

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於調節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後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泥裡拔釘皴。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

人物生平

曾任畫院待詔。他開始學畫人物,後來攻山水畫,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將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蒼勁,墨氣襲人」的效果。樹葉有夾筆,樓閣不用界尺,景中人物點簇而成,神態生動。構圖常取半邊,焦點集中,空間曠大,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後人認為此系南宋偏安寫照。

夏圭一類畫法多少受佛教禪宗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畫雪景學范寬。後人把他與馬遠並稱「馬夏」,合李唐、劉松年稱「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卷、《西湖柳艇圖》軸,均輯入《故宮名畫三百種》;《遙岑煙靄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個人作品

長卷畫還有《溪山清遠圖》、《長江萬里圖》等;

其作品有《溪山無盡圖》、《溪山奇觀圖》、《山川鍾秀圖》;

還有《雪山圖》、《松崖客話圖》、《溪山清遠圖》等。

《溪山清遠圖》是夏圭的傳世佳作,紙本長卷,墨色,縱46.5厘米,橫889.1厘米。圖繪晴日江南江湖兩岸的景色:群峰、峭巖、茂林、樓閣、長橋、村舍、茅亭、漁舟、遠帆,勾筆雖簡,但形象真實。山石用禿筆中鋒勾廓,凝重而爽利,順勢以側鋒皴以大、小斧劈皴,間以刮鐵皴、釘頭鼠尾皴等,再加點,筆雖簡而變化多端。

夏圭非常擅長運用墨色的變化,在慣用的層層加皴、加染的「積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後在筆尖蘸濃墨,依次畫去,墨色由濃漸淡,由濕漸枯,變化無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濃破淡,以淡破濃,使墨色蒼潤,靈動而鮮活。空曠的構圖,簡括的用筆,淡雅的墨色,極其優美地營造了一幅清淨曠遠的湖光山色。

人物評價

《圖繪寶鑒》評夏圭:「院中人畫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也。」為南宋四大家之一。

明代王履贊曰:「粗而不流於俗,細而不流於媚。有清曠超凡之遠韻,無猥暗蒙晨之鄙格。」董其昌對「北宗」山水,多懷偏見,卻對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如塑工之所謂減塑者。夏圭一類畫法多少有佛教禪宗的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