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歷代國畫代表人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黃公望(1269-1354或1358),元代畫家。自稱浙東平陽人。陶宗儀《輟耕錄》稱其「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等。
黃公望曾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獄;後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賣卜。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散曲。尤擅畫山水,得趙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水墨、淺絳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畫,氣勢雄秀,筆簡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名列「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之首。傳世畫作有《富春山居圖》《水閣清幽圖》《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富春大嶺圖》等。著有《寫山水訣》。
人物生平
幼年出繼
黃公望生於南宋度宗鹹淳五年己巳(1269)八月十五日,住平江府常熟縣城內子游巷。關於黃公望的生年,一般史籍均無記載。考宋德祐無己巳,而宋朝有己巳者,僅北宋的開寶、天聖、元祐,南宋的紹興、嘉定、鹹淳,根據黃公望作品題跋中「至正元年七十三」「至正四年七十六」「至正九年八十一」等年款推論,當是南宋鹹淳己巳年。
由於幼年父母雙亡,家庭貧困,黃公望十歲左右就出繼給寓居在虞山小山頭的永嘉州(今浙江溫州)平陽縣(今平陽縣昆陽鎮一帶)黃氏為子,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
拜師學畫
元大德三年(1299),黃公望開始學畫。曾師從趙孟頫。大約元貞元年(1295)到至大三年(1310)在杭州時受業於趙孟頫。黃公望在趙孟頫書《千字文》後題詩:「當年親見公揮酒,松雪齋中小學生。」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黃氏《天池石壁圖》上有翰林待制柳貫長題詩,其中一句是:「吳興室內大弟子,幾人斲輪無血指。」
為官書吏
元順帝至元年間(1335—1340),黃公望被浙西廉訪徐琰闢為書吏,被誣入獄。關於黃公望充吏的記載,最早見於元人鍾嗣成《錄鬼簿》。《錄鬼簿》記載黃公望「先充浙西憲吏,後在京,為權豪所中」(天一閣抄本)。至於具體在何時、何地、何人任內進職均語焉不詳。直到明代弘治《常熟縣志·黃公望小傳》才稱:「嘗為浙西憲司史……憲長徐容齋高禮重之。」有了具體人物,但時間、地點不明。稍後的嘉靖《浙江通志》則進一步明確記載:「元至元中,斷西廉訪使徐琰闢為書吏,未幾棄去。」以後的萬曆《杭州府志》及其他若干記述都引此說。
入道隱居
黃公望出獄後師事金月巖,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派,並與張三豐、莫月、冷謙等道友交往,隱居在常熟小山頭(今虞山西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後往來松江、杭州等地,賣卜為生。
黃公望五十至六十二歲期間,黃公望多活動於松江、蘇州、常熟一帶。由於長期浪跡山川,他開始對江河山川發生了興趣。為了領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於心,運之於筆。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於這些山林勝處。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
黃公望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置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富春江北有大嶺山,黃公望晚年曾隱居於此,他以大嶺山為師,曾畫有《富春山居圖》。此畫開始創稿於至正七年(1347),時斷時續,歷經數年,至正十年,黃公望已八十三歲高齡,為此圖作題時,尚未最後竣稿。此圖是黃公望水墨山水畫中的傑作。當時社會上摹本就有十餘種之多。但後來被燒成兩段,後人分別名之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現《無用師卷》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剩山圖》藏於浙江博物館。
晚年生活
黃公望晚年住於杭州筲箕泉,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葬虞山西麓。《道藏》收入金月巖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道內丹原理和功法。
相關內容: 黃公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