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範文言文原文譯文,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也

張範文言文原文譯文,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也

張範文言文原文譯文,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也

國學經典著作

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於榮利,征命無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議郎,遷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欲合徒眾與天下共誅卓。承弟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謂承曰:「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起一朝之謀,戰阡陌之民,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卓阻兵而無義,固不能久;不若擇所歸附,待時而動,然後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綬間行歸家,與范避地揚州。袁術備禮招請,范稱疾不往,術不強屈也。遣承與相見,術問曰:「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齊桓,擬跡高祖,何如?」承對曰:「在德不在強。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若苟僭擬,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術不悅。是時,太祖將征冀州,術復問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數千,敵十萬之眾,可謂不量力矣!子以為何如?」承乃曰:「漢德雖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挾天子以令天下,雖敵百萬之眾可也。」術作色不懌,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詣太祖,太祖表以為諫議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范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范。范謝曰:「諸君相還兒厚矣。夫人情雖愛其子,然吾憐戩之小,請以陵易之。」賊義其言,悉以還范。太祖自荊州還,范得見於陳,以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與世子居守。太祖謂文帝:「舉動必諮此二人。」世子執子孫禮。救恤窮乏,家無所餘,中外孤寡皆歸焉。贈遺無所逆,亦終不用,及去,皆以還之。建安十七年卒。

(選自《三國誌·魏書十一》)

翻譯

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兒嫁給張范,范推辭不接受。他性格恬靜,樂於道義,淡泊名利,從不接受公薦,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於做人方正而被徵召,任命為議郎,又升任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想聚合親信與天下共起討伐董卓。承之弟張昭時任議郎。恰從長安來,對承說:「一在想討伐董卓,寡不敵眾,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計謀和百姓,士子都沒有經常安撫,兵士沒有訓練,難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擋天下的討伐,得不到道義上的支持,其統治本來就不穩固、長久,不如先呆在一個地方等待時機行動,然後才能實現志向。」承同意了張昭的建議,於是他解下印綬,辭官不做,從小路回家鄉,與張范一同在揚州隱居。袁術準備好厚禮招請他們,張范假稱有病而不能前往,袁術沒有強逼他。然後派人請張承與他相見,袁術問他:「往昔周朝衰落,於是有了稱霸的桓、文二帝;秦國喪失法度,漢朝把天下接管過來而以法度治理,現在我擁有廣闊的土地,眾多人口,想傚法漢高祖主事,稱霸天下,你有何意見?」張承回答說:「稱霸之資在於道義而不在強大。假如你以道義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個人的力量,而成就王業,不足為難。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時而行,為人民所棄,誰能使他興旺發達起來?」於是袁術不高興。在這時,太祖將要進軍冀州,袁術又問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萬大兵,真可謂不自量力!你認為結果會是怎樣呢?」張承於是說:「漢朝雖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沒有改變,而今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萬之眾也可以了。」袁術於是臉現怒色不高興,張承就離開袁術回到揚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請張范,張范因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讓張承去見太祖。太祖表奏他為諫議大夫。范之子陵和承之子戩被由東強盜抓住,張范直接到強盜住所去要還二子侄,強盜只把張陵放回,范謝道:「諸君把兒子相還,已經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雖然愛憐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卻可憐幼小的張戩,請把張陵換回張戩。」強盜被他的大義所感動,把兩個孩子都還給了張范。太祖從荊州回來,張范得以在陳州見到他,任張范為議郎,參謀丞相軍事,范非常得太祖的敬重。每當太祖征伐之時,常讓范和邴原留在許都,輔佐太子。太祖對文帝說:「如有什麼行動,一定要向這二人咨詢。」磁子以子孫之禮相待他們。他經常救濟窮困人家,家中無多餘的資財,遠近孤寡都歸附到他那裡。別人對他的贈遺他從不反對,但也不用它們,等到他們走的時候,都把它歸還回,張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經典著作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