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氈的製作方法和品種主要有:1、氈貼,把氈子染成五顏六色,用彩色氈子拼成各種圖案,再用羊毛線縫起來;2、布貼,將彩色布剪成圖案,用羊毛線縫製在白色氈子上,尤其喜用紅色布;3、氈、布並用,拼成富有濃郁特色的圖案,再用羊毛線縫起來;4、針繡,用彩色羊毛線直接在白氈上繡出圖案。針繡法基本上是平繡和套針繡,花氈的周邊一般先用鎖針法鎖邊,再用2—4種彩色毛線,套針繡成辮子花,裝飾花氈邊。花氈有不同的種類和不同的用途,如有用於取暖和做飯的火頭花氈、接待客人用的上座花氈、結婚用的嫁妝花氈、面積較大且做工講究的床上花氈和地上鋪的花氈、門上掛的花氈及氈房用的花氈等。
花氈比普通氈厚,多為雙層,縫得密實,經久耐用,可用四五十年,傳幾代人。由於地區和部落的不同,花氈的形式和圖案也不完全一樣。其質量也不完全一樣,精美的花氈取決於原料質量,最上等的羊毛應是秋季羊羔毛,其質地細膩,柔軟,富有彈性。在擀制和縫製過程中也十分講究和精細。如嫁妝花氈,不僅做工精細,而且還用金線縫製,圖案細,花枝多,含有祝福新婚夫婦多子多福的意思。
花氈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古老而漫長的歷史過程。漢朝遠嫁到烏孫國的細君公主在 《黃鵠歌》以 「旃為牆」的唱詞中,就提到了 「旃」,旃就是氈子,說明哈薩克族的氈子在氈房中的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同時,根據出土的文物和巖畫,也證明氈子的歷史悠久。隨著氈子的出現及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哈薩克族的花氈便應運產生,經過無數代哈薩克族人天才般的藝術創造,花氈的品種越來越多,圖樣花紋也越來越豐富,花氈製作也越來越精美,用途也越來越廣,花氈已成為哈薩克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了。
一塊小小的花氈體現了哈薩克族傳統文化和哈薩克族的美學思想,同時也反映了哈薩克族的工藝美術及民族習俗等,研究起來還有很高的價值。
哈薩克族的花氈已被列入自治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作為民族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我們希望哈薩克族花氈,如同鮮花那樣,代代相傳,盛開怒放。
相關內容: 哈薩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