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飛禽,秉性兇猛、動作敏捷,要想捉住並馴服它,那得有一套「絕招」。在亞洲中部的廣大土地上,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哈薩克族。他們過著遊牧生活,性格豪爽、熱情好客。每個哈薩克人都是狩獵高手。他們打獵不用現代化的武器,而是用傳統的武器——金雕。金雕是地球上最大最凶悍的一種鷹。在中國元代,強悍的哈薩克獵人就馴養金雕來捕殺野狼。金雕所向無敵的獵殺能力使其成為哈薩克牧民崇拜的圖騰,但要讓桀驁不馴的金雕成為人類的摯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匹好馬難換一隻好雕。
獵鷹不但是哈薩克牧民狩獵的主力,而且也成為他們的朋友. 鷹獵是草原上的哈薩克牧民自古沿襲至今的技能,「左牽黃、右擎蒼」的場景用來形容哈薩克人的狩獵再恰當不過。 每當冬季出獵,剽悍的哈薩克獵手身跨天山駿馬,手托兇猛的獵鷹,在獵犬的前呼後擁下,放馬奔馳於山林間、草原上,浩浩蕩蕩、威風凜凜。
牧民們用網、套等工具將山鷹捕獲後,首先要做一 皮面罩蒙住鷹頭,使它看不見東西,然後把它放在一根 橫吊在空中的木棍上,來回扯動這根吊著的木棍,使鷹 無法穩定地站立。就這樣連續數晝夜,鷹被弄得神魂顛 倒,精疲力竭而摔倒在地。這時,要往鷹頭上澆涼水, 使其甦醒,然後給它飲點鹽水或茶水,但不餵食物。
約 半月之後,鷹逐漸得以馴化,再開始餵食。餵食也有一 套方法,馴鷹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讓鷹前來啄食 ,飢餓許久的獵鷹,見了肉便不顧一切地撲過來,馴鷹 人則一次次把距離拉遠,而且每次都不給吃飽。這樣反 復進行,直到鷹能飛起來,啄到馴鷹人手臂上的肉為止 。至此,室內調馴結束,再到室外。室外調馴,要先把 鷹尾的1 6 根羽毛用線縫起來,讓它無法高飛,只能在 小範圍內活動。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著肉的狐狸皮 作獵物,讓它由空中俯衝叼食。這樣馴練一段時間,再 拆去尾部的線,但要在腿上拴一根長繩,像放風箏似地 讓它去捕獲獵物,待熟練後,可將手中的繩子鬆開,但 不能取掉。因為它一旦要飛跑,繩子還吊在空中,獵手 騎馬容易追到。正式放鷹捕獵時,鷹食適中,才能發揮 它的最佳捕獵功能。
哈薩克人捕獲野生老鷹後(大部分都是雌鷹). 其中一腳綁繩子,再用羊皮罩罩住鷹頭.,最後把老鷹架放在一根木棍上(有點像小曬衣架的方式),有空就用力晃動讓他掉下來。
過幾天後,老鷹因體力不支,又餓又看不到而昏倒在地上,再用冷水將他潑醒,如果沒死,只給予飲水,直到馴化才給予肉類,這個過程,不知道死了多少野生老鷹,才能換取一隻幫人獵物的老鷹. 再來是訓練的進程,分初階室內訓練及進階室外訓練.[ 室內訓練 把肉餌放在臂上的厚重羊皮手套上,飢餓的老鷹飛來取食,一次次加長老鷹與手臂的距離. 室外訓練 把尾羽都用線縫起來,抑制鷹的飛行能力,讓他去俯衝地下早準備好的活野兔靶或活鼠靶,直到他熟練為止,才把尾羽的線拿掉 直到訓練純熟後,才有正式的野鷹打獵行為.雖在尾羽無線,但在腳上會綁一根繩子,讓他去追捕獵物,一直到信任他為止,才會放開繩子讓他盡情追捕獵物,但綁在腳上的繩子仍要保留,避免飛走時,騎馬追趕,在空中仍可看的到繩子,,脫逃到高點也容易拉下來.偉大而有文化的哈薩克人都會做有限度的預防措施,試問我們自成章法馴鸚鵡室外飛的人呢?
哈薩克人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駿馬和鷹獵了。喜歡駿馬在這裡就不需贅述,喜歡獵鷹就很富傳奇色彩了。獵鷹,又稱獵雕,它是哈薩克人一種獨特的狩獵工具。伊犁的哈薩克民族都有馴鷹的愛好。
鷹獵在今天哈薩克人的狩獵生活中仍時常可見。哈薩克人的獵鷹,一般要經選、捕、馴、獵四關才能培育出好的獵鷹。一場大雪後,高山草原開空放晴,正是哈薩克獵人騎馬架鷹出獵的好時機。三三兩兩的哈薩克獵人,一不帶獵槍,二不帶獵狗,只是騎上馬,以牛皮裹臂或是裹肩,令獵鷹蹲在胳膊上面,威風凜凜地出征了。發現獵物,獵人即撒手放鷹。霎時間,獵鷹展翅高飛,然後閃電般俯衝下去,任憑獵物狂奔,也難逃獵鷹的利爪、鋼喙。獵鷹不但可以輕鬆地捕捉到野兔、山雞等獵物,有時甚至可以抓到黃羊、狍子、狐狸等大動物。
一隻出眾的獵鷹,在關鍵時刻還敢於與惡狼拚搏、撕殺,解救主人的厄運。哈薩克人把這樣的獵鷹視為吉祥之物,稱為「神鳥」,看作自己的親密夥伴,身份很高,往往能抵上幾頭牛的價格,而且獵人是不肯輕易轉讓給他人的。哈薩克馴鷹人多是年紀較大的人,人們尊稱他們為「庫孜別克」。如今多數人馴鷹只是一種娛樂性的嗜好
相關內容: 哈薩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