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在輞川時期所作,表達自己的隱逸生活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在輞川時期所作,表達自己的隱逸生活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在輞川時期所作,表達自己的隱逸生活

古代典籍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有「詩佛」之稱,盛唐山水詩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開創水墨山水畫派。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吧。

風光旖旎的自然風光是大自然給予人們最慷慨的饋贈,同樣人們也對於這些美景也都非常嚮往。

在中國的古詩詞之中便有許多是對自然美景的描寫的,像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便是將廬山瀑布的壯觀之景完美的表現了出來,讓人心馳神往;還有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則是把風光旖旎的西湖比作了一位美麗的女子,讓人怦然心動;以及白居易《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更是將江南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流連忘返。而說到描寫山水景物的詩人,那麼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詩人——王維。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中極具代表性的詩人,為山水田園詩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王維真正開始寫山水詩是從中年開始的。王維四十多歲的時候,在京城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建了輞川別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在輞川別墅隱居期間,王維創作了許多山水詩來表現自己的隱逸生活。而王維的輞川時期,有一個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裴迪。

裴迪是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人之一,頗有才華,當過一段張九齡的幕僚,後仕途失意,隱居在終南山,與王維結成好友。他和王維經常在輞川河上泛舟,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留下了許多相互唱酬之作,《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就是其中的名篇。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是寫景之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比自己。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首聯「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兩句,描寫了輞川一帶的山容水貌。

「寒山轉蒼翠」刻畫山容。「寒山」點明季屬深秋; 「轉蒼翠」,暗示時近傍晚。正因季屬深秋,身居山中,才會感到寒意襲人;同樣,唯其時近傍晚,山色才變得更為蒼翠。著一「轉」字,除表示山色由淺入深、由淡趨濃是漸變的以外,還賦予靜止的「寒山」以動態,使它似乎具有生機與活力。

「秋水日潺湲」一句則描摹水貌。「潺湲」,形容水流聲。深秋時節,本當「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但在輞川一帶,卻是秋水泱泱,始終在奔流,在喧響。這正見出其景色的異乎尋常。兩句相搭配,既有悅目的色彩,也有悅耳的音響,給人山容水貌、各極其致之感。

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兩句,詩人塑造了一個隱逸的自我形象。「倚杖柴門外」,王維時年未過五十,應是尚未有策杖的必要,但「倚杖」 這一動作卻很好地表現出王維當時消沉退隱的心態。「柴門」 二字,則隱隱透出鄉野隱居的意味。倚著杖,迎著風,聽著風中隱隱的秋蟬的鳴叫,而他身後是一道柴門,或許還有一座小屋——詩人很好地塑造了一個鄉間隱士的形象。

頸聯「渡頭余落日,墟裡上孤煙。」兩句,寫原野暮色,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表現夕陽欲落,炊煙初升的情景。這一聯是王維修辭的名句,歷來被人稱道。「渡頭余落日」,精確地剪取落日行將與水面相切的一瞬間,富有包孕地顯示了落日的動態和趨向,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墟裡上孤煙」,寫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而且顯示已經升到相當的高度。

這一聯的「墟裡上孤煙」顯然是從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歸田園居之一》)點化而來。《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認為,五柳先生(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兩句,「淡而現成」說得極妙,望去有種水墨般的美感,而且很暖,很煙火,「曖曖」雖然隱而不見,「依依」卻又無限流連繾綣。望著那個畫面會覺得親切不忍離開。而「渡頭余落日,墟裡上孤煙」卻是一筆宕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自然流轉,而氣象又極闊大」,讀來的確如此,但總覺得有種蕭索的,過客般的感覺。

尾聯「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兩句,詩人運用了典故,將裴迪比作楚國假裝瘋狂不願做官的接輿,把自己比作陶淵明,描寫醉酒的裴迪在自己面前狂歌,畫出了裴迪與自己相處的生動場面。接輿,即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陸通,字接輿,佯狂遁世,曾被稱為「楚狂」。五柳先生即陶潛,曾著《五柳先生傳》,後人因以五柳先生名之。狂歌的裴迪,聽歌的王維,詩人為這幅秋意圖添上了兩位隱士,於是畫面就更為完整了。

縱觀全詩,詩人王維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來揭示和開拓詩歌的意境,可以說是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特色的直接反映。特別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裡上孤煙」兩聯,不僅「詩中有畫」,而且「畫中有人」,將詩人此時「萬事不關心」,追求清靜超然,達到物我兩忘之境界和盤托出,倍感含蓄、雋永,安逸、悠閒,且耐人尋味,引起讀者無限的遐想。

相關內容: 王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