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為屈原或景差所作:《楚辭·大招》內容賞析

相傳為屈原或景差所作:《楚辭·大招》內容賞析

相傳為屈原或景差所作:《楚辭·大招》內容賞析

古代典籍

《大招》是《楚辭》中的作品,相傳為屈原或景差所作。此詩在內容上可分兩部分:一是極力渲染四方的種種凶險怪異,二是著意烘托楚國故居之美,最後又大力稱頌楚國任人唯賢、政治清明、國勢強盛等,以誘使靈魂返回楚國。全詩文字精練,辭意醇古,風格雅淡,特別是寫景、狀物、敘事時層層鋪張,大段排比,對稱整齊,顯示了由辭到賦的發展與轉變。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創作背景

關於《大招》的背景,歷代學者的觀點分歧很大。王逸《楚辭章句》說屈原放逐九年,精神煩亂,恐命將終,故自招其魂;林雲銘、蔣驥認為是「(屈)原招懷王之詞」。這篇作品語言古奧,形式上不及《招魂》有創造性,應當是反映了較早的楚宮招魂詞形式。所以,不當產生在《招魂》之後,而只能在它之前。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大招》應是招威王之魂而作。其時屈原25歲(據胡念貽研究屈原生於前353年)。以「大招」名篇是相對於《招魂》而言,《招魂》是屈原招懷王之魂所作,《大招》是招懷王之父威王之魂所作,故按君王之輩份,名曰「大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大招》與《招魂》所招對像應為同一人。據史料記載,楚懷王被騙入秦國後,楚在頃襄王三年(前296)卒於秦,後歸葬於楚國,這中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懷王死訊傳到楚國時,楚國應在國內舉行招魂儀式,以招其魂歸國不離散。到歸葬時,則又舉行更隆重的國葬儀式,因而須有兩篇招魂辭。

作品鑒賞

此篇開始按招魂詞的固定格式陳述四方險惡,呼喚魂不要向東、向南、向西、向北,然後即寫楚國宮廷的美味佳餚,音樂舞蹈美女之盛,宮室之富麗堂皇,苑圃禽鳥之珍異,最後誇飾楚國之地域遼闊、人民富庶、政治清明。其中對楚國遵法守道、舉賢授能、步武三王一段的描寫,實際上是屈原理想化了的美政。

《離騷》中回顧年青時的政治理想,正由此而來,且一脈相承。全篇末尾云:「魂乎來歸,尚三王只。」這同《離騷》中稱述「三後之純粹」,《抽思》中「望三王(原誤作「五」)以為像」的情形一樣,都反映出屈原作為楚三王的後代,追念楚國最強盛的時代,既要尊稱國君先祖,又要光耀自己始祖的心情。

因此,《大招》已不是單一的招魂祝辭,而是於其中蘊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過極言東南西北四方環境的險惡,極力鋪陳楚國飲食、樂舞、宮室的豐富多彩、壯偉華麗,來招喚楚威王的亡魂,表達了對楚君的無限忠心和眷戀之情;

「自曼澤怡面以下,皆帝王致治之事。永宜厥身,則本身之治也。室家盈庭(廷),則勸親之經也。正始必自孤寡,文王治岐之所先也。阜民必本田邑,周公《七月》之所詠也。發政而禁苛暴,省刑薄斂之功。舉傑而誅譏罷(疲),舉直錯枉之效也。直贏者使近禹麾,所以承弼厥辟。豪傑者使流澤施,所以阜成兆民也。末章歸之射禮,則深厭兵爭之禍,而武王散軍郊射之遺意也。於此可以見原志意之遠,學術之醇,迥非管韓孫吳及蘇張莊惠游談雜霸之士之所能及。」(蔣驥《楚辭余論》)這樣,作品的現實意義和戰鬥性便大大加強了。

此篇在結構上也具有特點。採用開門見山的手法,直接點題,一氣而下。環環相扣,所以諸家分章頗分歧。由「青春受獻」而時光飛逝,春色盎然而萬物競相展現自己的生命力,點出招魂的具體時節。下文「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的呼喚,入題自然,乾淨利索。在對四方險惡環境的誇張描述之後,以「魂魄歸徠,閒以靜只。自恣荊楚,安以定只」轉入到對楚國故地的環境描寫,闡聯順當,一點也不顯得突兀。

並以「閒以靜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壽延只」作為主題,給下文的大肆鋪敘作綱領。在對楚國飲食、樂舞、美人、宮室等的鋪排和炫耀中,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靜以安只」、「恣所便只」等與它們相呼應,前後照應,相互關聯。下一層緊承「居室定只」,由室內而擴展到室外的「接徑千里」,由此聯想到「出若雲只」的楚國人民,以此為出發點,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對治理國家、造福人民的清明政治的嚮往,使文章在結構上渾然一體。

《大招》在語言描寫上雖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詭,但仍以其華麗多采的語言,給讀者展現出一幅幅奇譎詭異、絢麗多姿的畫面。尤其是描寫美人的一段,不僅描繪她們的容貌、姿態、裝飾,而且深入展現其心靈性情,不同氣質、不同狀貌的美人紛紛登場亮相,具有濃郁的楚民族風範。全詩幾乎都用四言句,顯得簡潔整齊、古樸典雅,反映了屈原早年的創作風格。

相關內容: 屈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