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東溪》: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一片閒情逸致

梅堯臣《東溪》: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一片閒情逸致

梅堯臣《東溪》: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一片閒情逸致

古詩賞析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官員、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詩小傳》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梅堯臣的《東溪》,一起來看看吧!

東溪

梅堯臣〔宋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

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平平沙石淨於篩。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這是一首寫景詩,寫得意新語工,結構嚴密,體現了詩人的一片閒情逸致。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詩人專門乘舟到東溪去看水,一是說明東溪水好,再就是詩人自己「愛閒」』整天掙扎在名利場中的過客是無暇欣賞山水的;第二句寫到了東溪,登山孤嶼,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流連忘返。「發船遲」正見此意。

「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丑枝。短短蒲茸齊似剪,平平沙石淨於篩」,四句具體描繪東溪風光。坐臨孤嶼,詩人看到的是野鴨眠岸,老樹著花,短短蒲茸和平平沙石,平平常常的野鴨在岸邊棲息,詩人竟看到了其中的閒意,不是「閒人」哪有此境界?這正是推己及物,物我兩忘。又看到老樹著花,盤枝錯節,人老心紅,煥發了詩人的青春氣息。「無丑枝」新穎俏皮,恬淡悠然的心緒又一次得到深化。再看那「齊似剪」的蒲茸,「淨於篩」的沙石更覺賞心悅目,心靈也得到了淨化。

結句「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風景雖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情雖不厭」回應了首句的「發船遲」,天色已晚,「住不得」說出了心中的無奈,薄暮催人回,車馬也勞頓了一天了。

相關內容: 梅堯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