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那捷特」一詞為阿拉伯語,意為「祈求」、「祈禱」。以該詞命名的烏孜別克民間樂曲,是烏孜別克族古老的民間樂曲之一,在新疆各民族中普遍流傳。用該曲伴奏的民間舞蹈,也稱為木那捷特,流傳於伊犁、霍城、喀什、葉城等地的烏孜別克族居住地區。
木那捷特多在婚禮、男孩割禮慶賀及各種麥西熱莆場合由半專業的民間女藝人表演,舞刀有一定的基本結構,但不同的藝人表演時有不同的處理,即使同一藝人在不同的場合表演時,也常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在路線調度、動作連接組合上有所變化。常見動作有「橫移步彈手」、「平開手踏碾步轉」、「後蹉步推手」、「進退步翻舉手」、「點步叉腰」等。動作舒展大方,剛柔相濟。
「烏帕爾」曾普遍流傳於伊犁、霍城、庫車,阿克蘇、阿圖什、喀什、莎車、葉城、和田等烏孜別克族居住區。現除霍城、葉城等地外,其他地區已不多見。
烏帕爾也是烏孜別克族民間傳統音樂中一種節奏型的名稱。在烏孜別克族《夏希木卡姆》的內部木卡姆中,器樂部分與聲樂部分的最後一首樂曲或歌曲,即稱作[烏帕爾]。在這種樂曲伴奏下,或按這種特定節奏型所進行的民間舞蹈,就稱為烏帕爾舞。
烏帕爾為群眾自娛性舞蹈,主要在婚禮等民間較為盛大的喜慶場合活動。平日的麥西熱甫、男孩割禮及傳統的「納吾魯孜節」場合也都跳該舞,但不及婚禮聚會時普遍。
舞蹈即興性很強,動作沒有嚴格規定,只要與樂曲節奏相結合即可。形式也較自由,可一人獨舞、兩人對舞、多人共舞。舞蹈進行中,舞者可隨時上下場,但下場前必須向眾人行禮。
相關內容: 烏孜別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