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孔伋的再傳弟子,他早年喪父,與母親仉氏相依為命。因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後人把孟子和孔子並稱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學派,所以把他和孔伋並稱為「思孟學派」。
孟子在政治上主張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在學說上,他反對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終他的政治思想並沒有被當時列國的君王採納,他們認為他的思想「迂遠而闊於事情」。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負後,孟子回到家鄉,著書立說,為《詩》、《書》編序,並著《孟子》七篇。據考證,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二十六年去世,根據《列女傳》等書記載,孟子授業於孔子之孫孔伋。但實際上,孟子出生時,孔伋已經去世三十多年,所以他不可能是直接受業於孔伋,極有可能是孔伋的門人所授。但無論怎樣,孟子一生受孔伋學派的思想影響很深。孟子的著作《孟子》是四書五經之一,也是這些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餘字。《孟子》一書現存共七篇十四卷,對後世影響極深,甚至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
孟子,名坷,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認為是孔子最直接的繼承人,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子思的學生,被稱為「亞聖」,是儒家學派中僅次於孔子的第二號人物,也是僅次於孔子的最有智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千百年來,孟子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者愛人」和「仁政」的學說,並且在此基礎上有更深入的發展。孔子的理論很多時候只是空乏的和模糊的概括,並沒有具體闡述他的思想精髓,孟子通過自己的研究,將儒家思想的境界和深度都提高了一個層次,並且孟子非常善於用講故事和犀利的筆風來進行說明。《論語》中只是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很多時候只是寥寥數筆,很難看懂其中的精髓,但是在《孟子》裡面,孟子運用大量的故事和寓言,以及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來進行深刻的闡述論證,這對於傳播儒家思想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所以後人把《孟子》作為後世讀書人必讀的儒家經典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孟子寶貝認為是最正宗的儒家學者,因為他不僅宣傳儒家思想,還十分推崇孔子,他甚至還效仿孔子也周遊歷國,不斷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疲於奔命,也最後的結局也和孔子相似,都是鬱鬱不得志。正因為這個原因,認為常常把他與孔子一道並稱「孔孟」,也把儒家學說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被尊稱為儒家的「亞聖」,是儒家學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孟子首先將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升格為政治領域內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張,不再單純的只是思想領域內的學術團體,而是將儒家學派及其弟子作為一個政治集團而存在,後來的讀書人為了科舉高中,讀書做官都要學習儒家經典,都是儒家的傳人,可以說儒家學派已經成為中國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個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當人類社會還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階段,孟子就已經有了樸素的民本主義思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是強者稱霸的時期,人人都想著如何戰勝別人,奴役別人,並把這些當做是成就的標誌,根本就不會想著如何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當時不被採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證明了孟子的正確,所以後來統治者為了安撫人心,鞏固統治,紛紛推出各種舉措來減輕人們的負擔,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君為水,民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此外孟子還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範圍,他創造出很多成語和名言,至今還在被我們所用,成為我們日常使用的俗語。
孟子的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嚴格來說,孔伋並非是孟子的直接授業恩師,而是孔伋的門人再傳孟子。孔子生兒子孔鯉,然而孔鯉死得早,而且還死在孔子之前,所以孔子的衣缽傳人成了孔伋。孔伋和孔子一樣,也是魯國人,字子思,生於公元前483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去世時八十二歲。他和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共稱為「五聖」,由於他和孟子、顏子、曾子又一起配祀於孔廟,所以又被成為「四配」。現在對於孔伋的記載很少,他的生平事跡已經很難考證。據說他曾師事曾子,孟子是他的再傳弟子。根據《孟子》中記載,孔伋曾魯繆公、費惠公等人尊為賢者,將他視為老師,但終其一生,也未被取用。
在韓非子的《顯學》中認為,自從孔子死後,儒家學派分成了八個派別,而孔伋正是這個八個派別的其中一個。在《史記》中說,四書五經的《中庸》正是孔伋所作。《漢書·藝文志》中說,孔伋作二十三篇,只是這些文章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失傳了。而司馬遷認為孔伋作《中庸》,恐怕也不是他一個人寫的。因為其中的文法和口氣,都很類似於秦漢而非戰國。孔伋在宋代被宋徽宗封為「沂水侯」。明代,被明嘉靖皇帝封為「述聖公」。因此,後人皆稱其為「述聖」。與「復聖」顏回、「宗聖」曾參、「亞聖」孟軻等人並稱「四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