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其受歡迎度卻不敵大後天的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我們不願意過一個有"中國味"的聖誕,且讓我們回到古代,喚醒民族的記憶,過一個中國式冬至。
1、回到周朝:冬至尋根游
周公在《周禮》中規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的祭祀儀式。民 間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過了冬至是新年伊始,添一歲咯!這一天,有些周朝官員 不用上朝的,用現在的話說——法定假日。
為什麼周朝會將冬至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如此隆重對待?
原來周代以十一月為"正",冬至前一日為歲終。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在此時並沒有分別。古老的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一年的輪迴密碼,冬至是最早制訂出的節氣,冬至過後,天氣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周公在《周禮》中規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的祭祀儀式。民間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
過了冬至是新年伊始--添歲!而且,有一些年月裡,這一天官員不用上朝的,用現在的話說--法定假日。
2、漢朝做客:家家戶戶吃餛飩
漢朝過冬至,當時匈奴經常騷擾大漢邊疆,在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漢人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製成這一天是冬至,此後家家戶戶吃餛飩。「多吃幾個,我們才能早日打敗匈奴。」
漢朝是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府也要放假七天,《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大街上人來人往,絲竹之聲不絕於耳。人們都呼朋引伴,與親人一同享受這難得的安逸。
3 唐宋文人過冬至:一起背唐詩宋詞
文人過節總有些特立獨行:或拉小子迎春,或一人傷懷,又或獨遊寫詩。比如蘇東坡就在冬至這一天,一人「冬至日獨遊吉祥寺」。走,一起到唐宋過冬至,和杜甫、白居易、蘇東坡一起吟詩作對,「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4、清朝皇宮冬至一日游
清朝宮廷戲如今是一出接一出,但很少人真正瞭解清朝時宮廷眾人如何慶祝佳節。這一天皇帝會率王公大臣舉行祭天大典,嬪妃們會準備滿族特色吃食,阿哥還會教小格格畫宮中時興的「九九消寒圈」,而宮女太監們躲在一角閒話各地的風俗。
相關內容: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