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二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民不畏威1,則大威至2。無狎3其所居,無厭4其所生。夫唯不厭5,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6,自愛不自貴7。故去彼取此8。
[譯文]
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麼,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治者。因此,有道的聖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所以要捨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
[註釋]
1、民不畏威:威,指統治者的鎮壓和威懾。此句意為,百姓們不畏懼統治者的高壓政策。
2、大威至:這個威是指人民的反抗鬥爭。
3、無狎:狎通狹,意為壓迫、逼迫。無狎,即不要逼迫的意思。
4、無厭:厭指壓迫、阻塞的意思。
5、不厭:這個厭指人民對統治者的厭惡、反抗鬥爭。
6、不自見:不自我表現,不自我顯示。
7、自愛不自貴:指聖人但求自愛而不求自顯高貴。
8、去彼取此:指捨去「自見」、「自貴」,而取「自知」、「自愛」。
[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清靜無為,謂之居。謙後不盈,謂之生。離其清靜,行其躁欲,棄其謙後,任其威權,則物擾而民僻。威不能複製民,民不能堪其威,則上下大潰矣。天誅將至,故曰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
夫唯不厭,
不自厭也。
是以不厭。
不自厭,是以天下莫之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不自見其所知,以耀光行威也。
自愛不自貴,
自貴則物狎厭居生。
故去彼取此。
[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物莫能加,此所謂大威也。人常息溺於眾,妄畏生死,而憚得喪。萬物之威,維然乘之,終身惴慄之不暇,雖有大威而不自知也。苟誠知之,一生死,齊得喪,坦然無所怖畏,則大威燁然見於前矣。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性之大,可以包絡天地。彼不知者,以四肢九竅為己也,守之而不厭。是以見不出視,聞不出聽,蕞然其甚陋也。故教之曰無狹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大而吾生之狹也,則愀然厭之,欲脫而不得,不知有厭有慕之方囿於物也,故教之曰無厭其所生。夫惟聖人不狹不厭,與人同生,而與道同居,無廣狹淨穢之辨,既不厭生,而後知生之無可厭也。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聖人雖自知之而不自見以示人,雖自愛之而不自貴以眩人,恐人之有厭有慕也。厭慕之心未忘,則猶有畏也。畏去,而後大威至矣。
相關內容: 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