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 宋代詞人文天祥《端午即事》譯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你贈與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見,新結交的朋友又在萬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髮蒼蒼。
我想要從屈原那裡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遼海阻隔太過遙遠。
註釋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詠。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結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夙昔:指昔時,往日。
靈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原」字的意思。在這裡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或蒸湘),合稱「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帶。
隔:間隔,距離。
遼海: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
賞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脫後,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在詩中端午節歡愉的背後暗含著作者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使在這種境況中,他在內心深處仍然滿懷著「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創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軍被扣,在鎮江逃脫後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而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進士第一,成為狀元。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鹹淳六年(1270年),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擬詔時言語有譏諷權相賈似道之處,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用家財作為軍資,招募士卒勤王,被宋廷任命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在援救常州時,因內部失和而退守餘杭。隨後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與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旋即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是為帝,因建策不被採納而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在五坡嶺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達三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於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從容就義,終年四十七歲。其著作經後人輯為《文山先生全集》,多有忠憤慷慨之文,詩風至德祐後一變,氣勢豪放,允稱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