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譽為「詩仙」。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憶秦娥·簫聲咽》吧。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第五集,讓人難以忘記的大概就是小乙的死以及丁瞳兒的命了。說起來,丁瞳兒剛剛一出場所唱的那句「簫聲咽」真的是震驚了不少觀眾,因為這句「簫聲咽」可不簡單。它出自一首詞叫《憶秦娥·簫聲咽》。
在這首詞裡,「憶秦娥」是一個詞牌名,來自於蕭史和弄玉的故事。據《列仙傳》載,蕭史是一位仙人,善吹簫;而秦娥指的是古代秦國的女子弄玉,傳聞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喜好吹簫。仙人蕭史以簫聲招來了鳳凰,博得弄玉的歡喜而成為夫妻。此詞牌的詞調多用入聲韻,雙調四十六個字,上下闕各五句,且字數、平仄相同。
丁瞳兒唱的這首《憶秦娥·簫聲咽》,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是中國詞史上繞不過去的一篇絕唱。我們都知道,詞的光輝和巔峰在宋朝,起源在五代,最早是以長短句的形式在市間流傳。而這首《憶秦娥》則寫在唐代,據載,這是中國古代第一首詞,王國維將其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而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李白的詩,你或許已經讀過不止百首,那麼,你讀過李白的詞嗎?你可知道,李白不僅寫詩史上第一,寫詞更是千古無二?
是的,我們的詩仙李白也偶爾寫詞,雖然真的是很偶爾,但水平卻相當之高。高到什麼程度呢?王國維對李白的詞有個經典評價:「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什麼意思呢?大致就是說,李白只用八個字,就堵住了古今所有詞人的嘴——有我李白在,你們就都是渣渣,統統得給我跪下。
那我們就來讀讀李白的這首《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說,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秦家的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秦家樓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淒愴離別。
李白說,遙望樂游原上冷落淒涼的秋日佳節,通往咸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這一篇千古絕唱,永遠映照著中華民族的吟壇聲苑。打開一部詞史,我們的詩心首先為它所震盪,為之沉思翹首,為之驚魂動魄。然而它只是一曲四十六字的小令。只見作者寥寥數筆,微微唱歎,卻不知是所因何故,竟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藝術力量!每一循吟,更加重了這種感覺,以為這真是一個絕大的文學奇跡。
此詞上片寫秦娥的春愁。
起首「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兩句中,一開始就是「簫聲咽」三個字劈空而來,讓人不防備,月光如水的涼夜,萬籟俱寂之中,突然一聲嗚咽的的蕭聲破空而來,不是笛聲,笛聲太過清亮,不是琴聲,琴聲太過悠揚,簫聲最能引人起「思索」之感,蘇東坡《赤壁賦》中就說:「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簫聲也最適合清夜,最適合月色,「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再比如,巴金先生的《家》裡邊,覺新在孤獨的夜晚,吹的一定也是簫。
但李白這裡的簫聲來的突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簫聲呢?懸念驟起。
接著,秦樓之上,月光之旁,美麗的姑娘秦娥在夢中突然醒了。注意,詞人在這裡沒有用「夢醒」,也不是「夢覺」,也不是「夢迴」,只是「斷」,「斷」才算醒得乾脆,沒有婉轉之味,就是突然夢斷,為什麼會夢斷,是秦娥的好夢被簫聲驚醒,還是夢本身的原因呢?簫是誰奏的呢?懸念又起,只有10個字,已經懸念迭起。
接著「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句中,「秦樓月 」 三字與上句末三字重複。在結構上起過渡作用,在格律上起連鎖作用。秦女此際望著樓頭月色思念的是與親人分別的情景。霸陵,漢文帝劉恆之墓。霸陵附近有灞橋,是送別之所。據《三輔黃圖》 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見柳色而思親人。這是心理學上的一種特殊情況,即記憶與空間的聯繫。「睹物生情」,昔日曾折柳枝贈別親人,如今柳條一年年綠了,卻依然不見親人歸來。在詩人李白眼中,柳是通曉人性的。他之題勞勞亭之詩即云:「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霸陵之柳,秦樓之月,交相映襯,使傷懷之情更為慘淡深遠。
下片寫秦娥的秋怨。
起首「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兩句中,「樂游原」,在長安東南郊,是漢宣帝樂游苑的故址,地勢高,可以遠望,在唐代是遊覽之地。」清秋節「,指重陽節。」音塵「,一般指消息,這裡是指車行走時發出的聲音和揚起的塵士。秦娥趁重陽節出遊的機會,登高遠望,希望在「咸陽古道」上看到親人歸來。可惜的是,秦娥的希望落空了,路上親人無蹤無影,也沒有任何消息,這裡就表達了秦娥失望的心情。
最後「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三句,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發人深思的人生圖畫:傷心絕望的秦娥佇立在秋風(西風)中眺望,這時夕陽西下,在蒼茫的暮色中僅僅可以辨認出高大的漢代陵闕了。這三句烘托出秦娥落寞孤寂的情懷,又帶有感喟古今興亡更替的色彩。
而「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八字,蘊含了複雜的思想內容。從秦娥個人的悲歡離合引出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提高了詞的境界。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浦江清先生在他的《詞的講解》中說:「夫西風乃一年之將盡,殘照是一日之將盡,以流光消逝之感,與帝業空虛人生事功的渺小,種種反省,交織成悲壯的情緒。」著名詞學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家唐圭璋說:「 『西風』 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氣魄之雄偉,實冠今古。」
整首詞格局宏大,視角獨特。將一個人的哀思擴大為對世事變遷的慨歎,用偉大的悲劇喚起國人的悲壯感和崇高感,而又飽含人生哲理與命運感,展現了詩人悲憫天下的胸懷。
全詞意境宏偉博大,氣勢磅礡,句句自然,字字精煉,多一字繁雜,少一字則句意不清。一春柔,一秋肅;一婉麗,一豪曠;一以「秦樓月」為眼,一以「音塵絕」為目——以「傷別」為關紐,以「灞陵傷別」、「漢家陵闕」家國之感為兩處結穴,傷今懷古,托興深遠。從個人哀思之情起,由家國天下之情止,無論遣詞造句還是所寄托的情感,都能夠稱為「詞曲之祖」。
相關內容: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