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飲酒後所作,表現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飲酒後所作,表現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飲酒後所作,表現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他喜歡飲酒作詩,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合稱「飲中八仙」。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李白醉後所作《山中與幽人對酌》吧。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詩仙」李白可以說是造就了半個盛唐詩壇,他的詩瀟灑飄逸,風格變幻多端。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羈、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纏綿深沉、也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的雍容華貴、還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熱血慷慨。

正是李白這種放蕩不羈,灑脫的天性,他的詩也是寫得非常的豪放大氣,而且在他的詩中,差不多都是能夠看到酒,後人對於李白,還有過這樣原評價,那就是「鬥酒詩百篇」,也就是李白只要一喝醉了酒,那麼便是下筆如神,能夠寫出無數優美的詩作來。

杜甫曾描述李白說:「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其狂傲不羈之態躍然而出。然而這種狂傲之態,絕非市井之徒所能達到,這是一種充滿了靈感和天才的狂傲,而不是躺在地上讓汽車從自己身上壓過去,或者是打開手電,要人順著那光柱爬上去的傲慢無禮,這是一個文人的狂傲。

李白寫飲酒的詩很多,表現出他在現實人生中經歷的情景,而且富有詩意,很多都成了經典名篇名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伴我身。」之類,想像新奇獨特,把那種「獨酌無相親」的情境、那種懷抱表露無遺。但是,他有一首七絕《山中與幽人對酌》,和其他的詩卻並不相同,這裡沒有什麼奇思妙想,也沒有華麗絢爛的辭藻,只是一種直白的表達,但在這樸實無華的表達中卻表現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唐代〕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據《宿松縣志》記載,唐天寶14年,安祿山舉兵叛亂,李白為避戰亂,經過長途跋涉到了安慶宿松境內。他久聞為官清廉的宿松縣令閭邱大名,便主動拜訪了他,而閭邱久慕李白詩才,兩人一見如故。

於是,閭邱安排李白在南台山上的南台寺居住,還特意在寺旁築了一座讀書檯。又為喜飲酒的李白建了一座「對酌亭」, 並常陪他飲酒賦詩。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一詩,就是作於此亭內。詩中塑造了一個不拘小節、悠情縱飲的詩人自我形象,刻畫出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天真爛漫,詩意盎然。

首句「兩人對酌山花開」橫空出世,令人驚呆。這裡交代,一起喝酒的人不需要多,但必須是情投意合之人,兩人互相舉杯暢飲,恰好這時漫山遍野的山花也開放了,這是何等的天賜美景啊!正是人見人愛,花見花千的時刻。我以為不僅僅是山花開,他們心花也開了。多美的好事,他們這不是在鬧市效區,而是在山中,因此自有一番幽雅和寂靜之處。正如篇題,山中與幽人,令人浮想聯翩。

次句"一杯一杯復一杯"。這也是詩嗎?看起來比"桃花潭水深千尺"那樣隨手拈來的比喻要更加地隨意,似乎過於口語化且欠缺詩意,但是用在這裡其實是合適而充滿詩意的。首先這是一首具有樂府民歌風味的絕句。民歌是不求典雅的,而以自然天真為特色。而這種疊加遞進式的表達也正烘托出了性情相投的朋友舉杯痛飲的熱烈場面,同時也刻畫出他們不受束縛、不矯揉造作的形象。

第三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引用了典故。據《宋書·陶潛傳》記載:陶潛與來訪者飲酒,若先醉,便告訴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李白在這裡幾乎用陶潛原話,卻不著痕跡,自然地表現了直率灑脫的心性,讀之如見其人。

最後一句「明朝有意抱琴來」,宕開一筆,與友人預訂後約,令人生發無限遐想:如果明天你還不過癮、大可再來,我們繼續大喝。如果你願意,把琴也抱來。高山流水,撫琴飲酒,人生何等快活?!如果連起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一幅美麗的畫面,讓人看後久久不能忘懷!

縱觀李白的這首詩,沒有寫一個酒字,可是處處充滿了酒,而且令讀者,也是能夠聞到了那酒氣,可謂是令人驚艷。試想大概只有李白這種放蕩不羈的人,才會和自己的朋友,獨自在山中坐在花叢中飲酒。而且還寫得這麼優美,僅僅只有二十八個字,但是卻意境全出,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這也正是作為一位偉大詩人的可貴之處。

相關內容: 李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李白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