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衣裳花想容”,賞析李白最著名的《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賞析李白最著名的《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賞析李白最著名的《清平調》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想必這句詩大家十分熟悉,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

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艷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艷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賞析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組詩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寶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本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詩人首先寫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讀解這一句,是可以雙解的,或者說,看見天邊的雲彩就想起楊貴妃的衣裳,看見嬌嫩的牡丹花兒就不由得想起楊貴妃的容顏。詩人通過「雲」與「衣裳」,「花」與「容」的相似性,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楊貴妃衣著的絢麗輕盈,容顏的嬌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雲彩一樣輕盈,容顏像花兒一樣美麗可人。無論那種解讀,詩人都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豐富的聯想方法,形象而生動地描寫了楊貴妃的富貴及其容顏之美。

接著寫道:「春風拂檻露華濃。」「拂」即輕輕擦過。「檻」即花圃的圍欄。「華」通「花」 意思是說,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春風」一詞具有雙重意義,一是寫自然環境之美,春天的風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楊貴妃受到皇帝的恩寵,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這一句表面描寫了環境之美,其實暗示了楊貴妃春風得意狀態。特別是詩人抓住了楊貴妃那似如花兒上沾滿了露水一樣澤潤容顏來突出了內心的驕人之態。可以說,詩人在比喻中兼有誇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放大了楊貴妃的嬌態與大紅大紫(「華濃」)的美艷。

第三句寫道:「若非群玉山頭見。」「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話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傳》(又名《周王遊行》,作者不詳,約成書於戰國時期,記載周穆王巡遊之事的著作),書中說,「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這裡以西王母居處來指代仙界,詩人借此暗寓楊貴妃美貌似天仙。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如此天姿國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頭」見到你是見不到的這樣的美人的。詩人把楊貴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朧之美,這樣,給人留下了審美想像的空間。這一句是在上面把楊貴妃的玉顏比作花兒而的過渡到寫人的整體。此時的楊貴妃真有飄飄欲仙之美。

最後寫道:「會向瑤台月下逢。」「會向」即應在。「瑤台」也是西王母的居處。這一句的意思是說,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這一句還是寫楊貴妃是天仙。這一句與上一句是相互聯繫起來的,一個是「見」,一個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與「會向」相連,即「若非……會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說,楊貴妃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像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相關內容: 李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李白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