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譽為「詩仙」。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怨情》吧。
常常,會因為傷害,而怨恨,然後在一種烈火炙烤般的情緒裡無法自拔。然後人生便彷彿灰暗的再也無法光明。不再信任,不再感恩;但幸而還不是一個因怨恨而心生報復之念的人,否則,我恐怕更加的面目可憎,再無絲毫美麗可言。怨恨的久了,心會麻木,更會恐懼那未知的將來。不知道怨會持續多久,不知道懷疑會綿延幾何,不知道還會再遭遇什麼,不知道是否可以再擁有美好。
人生的愁怨。曾有李煜歎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聽辛棄疾有言「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假如怨恨、愁苦果真如此奔湧而來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僅僅怨天尤人,徒歎時乖命蹇,而應該理性地看待愁怨,把怨恨留在身後,才能更好地前行。
放下怨恨之後,以前的種種便都煙消雲散了。不再執著於怨恨,是給自己一個通向美好的未來打開了一扇門,一扇被自己禁錮了許久的門,一扇自己曾以為再也不會打開的門。當門打開,滿面彷彿有花香襲來,有陽光撲面,有清風溫柔的撩起那輕縛的髮絲,然後一個聲音在耳邊,溫柔的說:孩子,你終於長大了。是的,放下怨恨,美好的活著吧,美好的享受生命帶來的一切,無論種種,皆是生命長河裡的一朵朵浪花。一切都將遠去,一切都會重來,一切都在未知裡等你來打開。
關於怨恨,唐代李白在《怨情》中寫道:
「美人卷珠簾,
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這首詩的意思是:「美人兒捲起珠簾等待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這是寫棄婦怨情的詩。詩中描寫美人卷珠簾,夜半皺眉落淚的情景,含蓄地表達了她盼望愛人歸來不得而哀傷怨恨之情。若說它有所寄托,亦無不可。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閨人幽怨的情態。著重於「怨」字落筆。「怨」而坐待,「怨」而皺眉,「怨」而落淚,「怨」而生恨,層層深化主題。
作為一種情緒,怨恨總有理由,但是否真有意義?我們再咬牙切齒,這份煩躁、痛楚除了在體內積澱,卻難損他人一絲一毫。而因怨恨得不到宣洩,許多人反壞了自己的心態。在怨恨中浸泡的人,注定煩惱無比。因為即使成功報怨,在揚眉吐氣的那一刻,你的快感又會引發對方的仇恨。於是,宿怨越積越深,舊恨再添新仇,這導致報復的惡性循環。所以怨恨心通常結仇家,卻難成贏家。由於滿肚子怨氣,人們往往顯得魯莽、衝動,極易生出事端。而經過輪番的以牙還牙,有的看似佔了上風,自身也難免傷痕纍纍;或許出了一口悶氣,但怨恨消磨了大量本可以用來做事乃至享受的時光。
「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寬恕顯然有怨恨所沒有的力量,它不僅展現豁達的胸懷,還常常以道德感動、人格感召化敵為友。反之,若念念不忘復仇,似乎跟別人過不去,實是讓自己活受罪,令仇恨的心結越系越死。從某種角度講,怨恨是弱者的反應,寬恕才是強者的風采。當去除了怨恨,人們才有超越惡性報復的胸懷,以「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寬恕,求得精神世界的坦然。
可見,面對怨恨,無論來自他人還是自己內心深處,我們都不能為這種病態的心理所控制。反之,如果能把怨恨留在身後,理智地看待問題,就不會釀成不可挽回的錯誤,就能在怨恨之牆上開出理性之花。納爾遜·曼德拉從監獄大門走出的那一刻深知,「若不能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別讓內心的負擔成為禁錮自己的枷鎖,把怨恨留在身後,一切都將是美好的。
相關內容: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