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龍文化有什麼不一樣?神奇的白族龍文化!

白族的龍文化有什麼不一樣?神奇的白族龍文化!

白族的龍文化有什麼不一樣?神奇的白族龍文化!

民族文化大全

白族的龍文化有什麼不一樣?神奇的白族龍文化!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在神話故事當中,龍是一種能夠呼風喚雨的神獸,而且非常的巨大,擁有著蛇的身子、鷹的利爪、魚的鱗片、鹿角等等,而且還充滿著玄幻的色彩,讓人看到了就會深深的對它迷戀。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我國少數民族白族的龍文化。

在高度發達的白族文化體系中,白族龍文化作為一特殊的文化現象始終貫穿白族文化發展的整個過程,它以當事人和見證人的雙重身份接受和目睹著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在它身上體現著白族文化多元性、開放性、兼容性和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徵。

就白族龍文化現象而言,其組成因素中既有反映白族先民原始宗教意識的原生型龍文化,又有源於本民族土壤卻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次生型龍文化,而且還有本來產生於異質文化體系卻為白族文化融攝、改造的複合型龍文化。在白族龍文化的形成過程中,漢族的龍文化、印度、藏傳、大乘顯密二宗的龍文化等外來文化對其完善起到了至關緊要的作用。

就其形成過程而言,遠古時期的諸夏部族龍文化及三國時期漢民族龍文化對白族龍文化的影響結果基本上導致了白族龍文化的原生型誕生,而初唐後,印度密教、漢傳顯密二宗及藏傳佛教對其的影響,便是形成了次生態型和複合型龍文化,其中尤以佛教對白族龍文化的影響至為關鍵且巨大。

白族龍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白族先民氐羌族群就已存在拜龍習俗,加之受到諸夏族群的龍文化的影響,漸形成較強的拜龍意識和崇龍思想。白族中存在的紋身習俗即為拜龍思想的歷史見證。據調查,直至近代,大理白族中的段、王、張、楊、李、趙、何等姓氏均有紋身習俗。劍川、蘭坪、雲龍的白族無論男女都喜穿羊皮衣,羊尾巴保留得完好無損。

白族紋身歷史悠久,史籍多有記載,《南詔野史》中,《南詔歷代條》云:「哀牢山下,有婦名奴波息,生十女,九隆弟兄娶之,立為十姓,董、洪、段、施、何、王、張、楊、李、趙,皆刻畫其身,像龍文,於衣後著尾。」此十姓皆為洱海區域白蠻大姓。

另據楊正權先生分析,《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所記「種人皆刻畫其身,像龍文。」的「種人」不惟指哀牢夷,亦指僰人。此僰人即為白族先民的來源之一。

自稱九隆之後,並紋身以避龍蟲之害或求龍蛇庇護,可從廣泛流行於雲南的《九隆神話》故事內涵窺見一斑。《九隆神話》實質上是感生(貞潔受孕)型民族起源神話與民族始祖神話的融合,並已熏染上了王權色彩,積澱著人類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

我國《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東晉常璩撰《華陽國志·南中志》中均詳細記載九隆神話故事,另外,該書還記錄了三國時諸葛亮南征南中,為夷製圖譜事,諸葛亮所作圖譜著重強調了龍與夷之始祖關係,這既是對《九隆神話》故事歷史積澱層和族源起源的肯定,又反映出漢文化中龍作為靈物崇拜階段的神龍意識向少數民族龍文化開始有意識地滲透。

仔細分析《九隆神話》內容,可看出九隆神話產生的最初階段,乃是原始的感生神話。而事實上,正是由於水的聯結作用,感生型民族起源故事才得以與龍神話相溶。可以說,從《九隆神話》開始,逐漸演變、產生的各種龍文化中,其最原初、最深層的歷史積澱層內涵正是崇水意識。正是由於崇水意識的深層積澱,白族龍文化才得以生存、發展。

相關內容: 白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